为进一步提升班主任德育理论素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建立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近日,宜宾市四中邀请宜宾学院李俊老师,在红坝校区书吧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沟通艺术和技巧的培训。李俊为大家带来的《基于学生感受的一些反思》专题讲座,得到参会班主任的热烈反响与共鸣。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青少年的社会性和情感能力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重视。李俊的讲座以学生的感受为切入点,深入思考教师自身的成长经验。从“想成为什么样的老师”,“怎样成为这样的老师”以及“为什么要成为这样的老师”三个方面,结合班级管理实际,通过一个个事例,阐述了一名能关心、尊重学生,同时掌握沟通艺术与技巧的老师,会对学生带来一生的感动和积极影响。作为老师,应更多地成为“导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人生的引路人。同时,从了解学生、倡导价值、有效沟通等具象化过程去培养浸润学生。让老师们与学生沟通交流顺势而行,不干瘪生硬。尤其是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不同视角,换位思考,能因势利导,这点也非常重要,有了艺术性与技巧性的沟通,往往事半功倍,化难为易。
在平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出了问题怎么办?老师们有时陷入思维定式,管理处理方式固化,对待不同学生也许同一标尺,遇到不同情形往往失灵,有时反而小事变大。李俊建议老师们改变思维,不能单方面判断,而是创新、调整方式,多站在学生角度去观察,思考学生的感受,找到问题根源,切入问题症结,用变通思维和技巧方式去消除。
李俊把理论与案例结合,深入浅出地把“如何对话交流更有效”“怎样才能掌握融洽沟通的方法”与参会老师分享。大家表示,讲座里列出的关于沟通的种种问题,许多就是发生在身边的情景,今天通过李老师的培训分享,有种拔云见日,茅塞顿开之感,有了处理类似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近年来,宜宾四中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通过分阶段分批次有计划的让更多老师“走出去”,请更多专家“走进来”,让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学习中不断优化,让教师的育人方式在实践中逐渐回归教育的本质,实现教师向导师的优雅 “转身”,让教师真正成长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引路人。
宜宾市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