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对教材的反思和实践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挖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贯彻落实,提前做好四川启用新教材的准备,宜宾市四中组织了“课堂大比武”系列活动,近日,高中历史教研组在红丰东路校区一楼会议室举行了初赛,高中部历史教师积极参与并观摩、学习。
五位参赛老师都准备充足,通过深入钻研新教材、新课标来梳理本课结构,并查找、研读有关史料和论文,增加历史课堂的学术性,制作了精美的教学和反思课件,充分展示了历史课堂的魅力。
高三年级郑敏老师献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为本次赛课拉开序幕。课堂上,她既沿用教材“大时序、小专题”的编排形式,又创设了“新起点,再次出发”、“多坎坷,经受考验”、“大成就,开创新局”的三段历史情境,紧紧围绕“探索”的关键词展开,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构建了一堂生动且有深度的历史课。
高一年级段莎老师以“清朝前中期为什么会成为宫斗剧的宠儿”一问情景导入,引起评委和听课老师的极大兴趣,为大家献上生动有趣的《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一课。课堂以“家国一体色彩下的帝王国事、天下事”为线索,分别讲述了大清帝国国事之盛世疆域、盛世极治以及盛世危机,既从中国历史的发展纵向对比突出康雍乾盛世,又从世界历史横向对比显露中国隐藏的危机,极具冲击性。
高一年级黄娟老师通过诗词入境,并依据张海鹏先生的“沉沦——上升”理论,贯穿《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课,细细讲述在那个政治处于黑夜走向沉沦的时代,却在经济和文化上蓄势新力、开启新路,迎接黎明。正如顾城先生《一代人》中所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高三年级罗倩老师献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以《觉醒年代》中“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片段,引领学生看剧学党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信仰传承”的精神。通过本课结尾的吟诵,回顾党的革命历程,进一步升华了情感,充分体现了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
高二年级庞金花老师紧密联系课标,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引入本课,细细讲述了革命为何兴起、如何进行、影响如何等,通过设计有趣、丰富的学生活动,详尽展现了辛亥革命中各个事件之间的关联以及各个势力之间的关系变化。最后利用历史思维导图回顾本课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的习惯和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
本次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大比武”的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学促研,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沟通,又提供了一次互相学习、研讨的机会。“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本次大比武活动,帮助各位教师共思共研,研有所得,为“双减”背景下提升历史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前做好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标的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宜宾市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