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师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创新氛围,4月22日,珙县中学校开展了“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通过学生集会宣讲、主题班会两大核心环节,推动知识产权教育入脑入心。
集会宣讲:筑牢知识产权认知基础
活动首日,全校师生齐聚操场,参与知识产权主题宣讲。政教处主任牟万林以“身边的知识产权”为切入点,结合生活场景解读专利、商标、著作权等概念。“同学们写的作文、画的漫画,甚至小组合作的创意方案,都可能是受保护的智力成果。”
主题班会:激活知识产权实践意识
各班级随后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从细节做起”主题班会,通过多元形式深化认知。同学们对“版权登记有什么用”“如何申请专利”等问题展开讨论;围绕“校园侵权现象”展开辩论,如“作业借鉴与抄袭的界限”“小组作品归属争议”等,老师引导学生辩证思考。
班会上,教师结合校情分享典型案例:由陈均存老师指导,袁鑫、陈秋萍、张琳、熊兴鑫同学完成的创客创意大赛知识成果,美术班同学创作的作品等。“这些成果就来自你们身边,保护知识产权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班主任鼓励学生现场分享原创作品,强化“创新有价,保护有责”的意识。最后,各班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公约》,明确课堂、作业、网络等场景的具体行为规范。
活动成效与后续规划
本次宣传周覆盖全校54个班级,通过“理论普及+场景化讨论”,让师生直观感受知识产权的价值与保护必要性。未来,学校将把知识产权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计划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并开展家校合作宣传,推动“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让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理念在校园内外落地生根。(通讯员 王祖川 赵梦航)
知识产权,珙县中学,引导学子辩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