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宜宾市教科所教育专家到高县部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调研活动

来源:高县名校长工作室  作者:徐倩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0-11-24

为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一步推进和落实“五育”并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目前,宜宾市教科所九义室主任、美术教育专家刘化,市教科所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家连晓在高县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校长李晓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教研员刘桂芳的陪同下到高县部分学校实地调研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劳动调研工作的第一站是素有“全县最大农耕园”之称的翰笙小学校。学校校长喻红伟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特色,从“两大资源”、“六个融合”向调研人员介绍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与落实情况。刘化和连晓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六个融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校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体脑并举;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弘扬劳动精神,让孩子们体验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的劳动的做法效果明显。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在翰墨艺术大厅和美术工作坊,刘化和连晓就学校劳动实践课程版画、黏土等美育工作坊的建设对学校校长、美术老师进行了指导,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高县实验一小参观调研的第二站。在学校校长杜小琴的带领下,调研人员参观了水培实践基地。学校以分年级、分时段自主实践管理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水培植物的生长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现代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劳动教育融合在一起。楼顶农场里,学校因地制宜采用高段年级包班种植、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师生们将仅有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将劳动教育和环境资源相结合,开展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研究意识。在以剪纸、面塑、仿铜浮雕为文化主题特色的美术工作坊里,一幅幅师生共创和学生自创的劳动教育佳作展现了劳动教育和美育的有效融合。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调研活动第三站,文江镇中心小学校。学校校长王小飞从师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和劳动教育等方面向调研人员们整体介绍了学校的发展状况。此外,在“农耕博物馆”,王小飞从“三大课程”、“四条主线”详细地介绍了文小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博览馆和生活馆里呈现的农耕工具,引导学生分析研究不同农具的用途,加深对祖国悠久农耕历史和丰厚农耕文化的了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文小师生在对传统劳动文化和劳动教育的兼收并蓄中,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拓展创新,建立新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的做法得到了刘化和连晓的高度评价。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在贴近自然的“幸福农场”,王小飞从“七度”:制度、季度、梯度、态度、厚度、尺度、温度向专家们阐述了文小劳动实践教育的落实情况。从回归自然的视角切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生产和生态中体验、学习和实践,推动劳动课程的开展生活化、劳动教育的方式多元化、劳动评价的体系全面化。两位专家对文小将走进田野、体验劳作、分享爱心、快乐成长作为劳动教育的内涵,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生产、生态中体验、学习、实践,实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转型的做法给予赞扬。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在烙铁画工作坊,刘化和连晓在观赏了学生劳动实践作品后,对文小将劳动教育与美育深度融合的做法赞不绝口。梁文专家表示,希望学校继续将农耕文化融入到美育中,进一步挖掘劳动教育的内涵,丰富劳动教育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第四站调研人员们参观素有“小容量藏大智慧”之称的逸夫小学。学校校长谭艳从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构思出发,向调研人员介绍了学校在仅有的一片天地中开展的劳动教育情况。学校充分发挥现有的可利用资源,努力打造以花卉、蔬菜为特色的“耕植园”实践基地。学生们组成社团,确定研究课题,按主题开展劳动学习和研究活动。丰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研究意识的同时知行合一,把走向自然、回归生活、感悟人生融为了一体。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此外,谭艳向专家们介绍了劳动教育与“青花瓷”美育课程结合的一些做法。带领专家们参观了“青花瓷”学生美术作品展示和具有“青花瓷”特色的楼道文化、班级文化。刘化和连晓对学校在仅有的天地中创造性的开展劳动教育的做法给予鼓励和赞扬。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劳动调研的最后一站,沙河实验小学。学校肖茂林从“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劳动教育的评价”三个方面介绍了学校将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美育教育渗透到课程体系,培养沙小学子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的具体做法。两位专家对学校近年来开展的劳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所取得的成效表示赞同,认为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巧用地方资源,以豆品画为载体,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积极的劳动情感与一定的劳动能力的做法给予肯定。他们指出,希望学校的劳动教育要进一步全方位、主题式分块推进,要从全面培养人的角度入手,与拓展性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学科进行统整,与现代的科技发展有机结合。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专家们在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支招的同时,也为学校“艺术楼的建设、豆品工作坊的开展”等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参观调研了五所学校后,刘化和连晓对高县劳动教育的开展给予“走在了全市劳动教育的前列”的高度评价,特别对文江中心校的劳动教育大加点赞,肯定了高县在劳动教育方式上的大胆创新和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前瞻性。此外,两位专家提出了建议:一、进一步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遵循教育规律,把握育人导向;二、将劳动教育分年段、分板块、分类别进行细化梳理,形成完整的体系;三、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细化和收集,为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铺垫基石;四、加强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有机融合,健全劳动素养评价机制。i7a四川教育在线

i7a四川教育在线

唤醒劳动教育,提升“五育”素养。坚持以“实践活动基地”为载体,以落实“五育并举”为目标,劳动教育在高县蔚然成风。i7a四川教育在线

高县名校长工作室
责任编辑:管理员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最火资讯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