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不能放任育儿自媒体兜售伪科学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通讯员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0-12-23

《半月谈》近日刊发的报道显示,互联网已成诸多年轻父母备孕育儿的首选知识来源。然而,一些网络育儿自媒体炮制各类标题,吸引眼球、获取流量,所传播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都无法保证,导致育儿伪科学泛滥。cUN四川教育在线

在家长对育儿知识渴求的当下,一些育儿自媒体的确有着不小的市场。但海量互联网育儿信息往往真假难辨,流量经济之下更是乱象不少。当面说生育,实际做生意,恐怕已是常态。育儿自媒体“涨粉—带货—变现”的商业路径,更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一些利益侵害。cUN四川教育在线

比如,关于婴儿是否需要在太阳下晒黄疸、夏天穿不穿袜子等问题,不同的“育儿专家”可能给出截然不同的说法,甚至给出一些明显有违常识的“方法”。而伪科学知识的传播极有可能对一个家庭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去年发生的“婴儿趴睡”死亡事件就是例证。cUN四川教育在线

伪科学育儿自媒体的出现,一方面与别有用心者想在育儿领域“分一杯羹”有关——个别平台甚至出现了育儿领域“割韭菜”教程;另一方面与家长科学育儿知识的欠缺有一定关系。cUN四川教育在线

祛除伪科学育儿自媒体,强化对自媒体的监管是根本。《网络信息内容生态管理规定》明确了互联网平台应当建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机制,健全用户注册、网络谣言处置等制度。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平台自身,均应加强对自媒体平台内容的规制,净化网络空间。cUN四川教育在线

同时,育儿领域需要更多权威的声音。比如,有家长表示,期盼政府部门能够搭建公益性权威育儿问答知识平台,聘请资深医学专家,在一些普适性问题上给年轻父母答疑解惑。可以想见,互联网育儿知识“国家队”的出现,既能以正视听,也能够助力祛除自媒体传播知识的乱象。cUN四川教育在线

此外,家长需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甄别,比如,对网络上的“专家”有必要做好身份识别,对自媒体的性质及资质也应多些核实,等等。当监管给力起来,“权威”发展起来,家长理性起来,伪科学育儿自媒体的市场注定会大幅缩水。cUN四川教育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cUN四川教育在线

责任编辑:管理员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最火资讯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