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光明日报刊文:疫情之后,教育应如何转型?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玉春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05-05

疫情给各层次各阶段教育教学带来了一系列困境,经历了之前“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的忙乱,当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已能从容做好应急预案,但是教师学生的社交阻断、心理焦虑等问题也凸显出来。TGO四川教育在线

从教育理念上来看,一些教师没有将线上教学作为常态化趋势看待,没有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率,仍然延续着以往存在的知识教育为主、分数至上的传统观念。从教育内容上来看,很多地方的线上教育主要以国家课程中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为主,没有抓住机会对学生及时进行道德与责任感、科学知识与个人防护、公共卫生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等的教育。从教学方式上来看,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者对线上教育依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不少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仍然有待提升.TGO四川教育在线

哈佛大学教授查尔斯·罗森伯格在《阐释疫病》中提出,在疫情从发生到结束的各个时期中人的反应不同。其中,在消退与回顾期,要能够对疫情影响进行及时的理性反思,整体上有利于促进人类认识深化与思想共识达成。在基础教育领域,要考虑如何将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客观认识、经验教训转化成为提升教育治理水平、提升师生健康素养的新起点。TGO四川教育在线

首先,应当转变教育理念,真正践行全面育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再次证明了全面育人的重要性,且要尽快补齐教育的一大短板——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从科学素养来说,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和崇尚科学的精神,正确处理人与社会、自然、他人和自我的矛盾关系,学会健康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从人文素养来说,学校应当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和文化底蕴。TGO四川教育在线

其次,应拓展教育内容,延伸学生的知识跨度。公共卫生知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灾难教育等关系到人的基础生存能力和生活价值导向,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实践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常常被忽视,这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此外,从此次疫情防控来看,由于缺乏对突发灾难的理性认识和应对危机的能力,不少学生产生了慌乱、焦虑、迷茫甚至抑郁的消极心理反应或问题。因此,学校教育应该延伸知识跨度,通过加强灾难教育和危机教育,使学生具备在灾难和危机面前理智判断、沉着应对、科学决策的生存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TGO四川教育在线

最后,应变革育人方式,探索智能教育。疫情期间学生和教师居家学习和网上授课,教师从以往的面对面、手把手的“给予者”“控制者”转变为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的“引导者”和“激发者”,尝试了前所未有的“大放手”的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改变了以往不敢放手、不想放手、不会放手的状况,并以成长导师的角色,鼓励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鼓励和督促学生开展“小组学习”“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在自主自律、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等方面获得成长。TGO四川教育在线

应对疫情的在线教育教学是应急也是创新,教育应当继续探索教育方式变革,尤其是在提炼总结“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智能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和有效性,提升师生在线教育的智能化水平,让智能技术服务每个孩子的个性化成长。TGO四川教育在线

(作者:杨玉春,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TGO四川教育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TGO四川教育在线

教育转型
责任编辑:管理员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最火资讯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