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北青报刊文:“名校父母”的“鸡娃号”该如何治理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冰启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10-12

揭秘!清华父母如何培养孩子上清华?北大妈妈教你这样教育下一代……近年来,一些顶着名校头衔的自媒体靠着晒育儿观、育儿方法和育儿好物走红网络。不少父母在关注这些账号后,很容易陷入“名校父母”有意无意营造出来的一种教育焦虑而无法自拔,最终并不利于自己孩子的成长和学习。xqR四川教育在线

近日,教育部就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严防“名校父母”输出“鸡娃”理念抵消“双减”工作成效的提案》答复称,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双减”工作重要决策部署,联合中央网信办等部门继续开展线上巡查,集中治理蹭炒教育热点、编造虚假信息、渲染升学焦虑等恶意炒作行为,坚持露头就打、重拳出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xqR四川教育在线

“名校父母”其实有真有假,虚假的“名校父母”编造虚假信息,这当然属于违规发布信息,而真的“名校父母”以介绍自己的育儿经验为名,输出“鸡娃”理念,又该如何查处?从尊重每个个体的表达权出发,应该允许真的“名校父母”讲述自己的育儿故事,而他们的育儿理念是否影响到其他家长,则需要通过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懂得科学的育儿理念,并增强识别能力。xqR四川教育在线

网络上宣称自己是“名校父母”的自媒体博主,有的其实是假冒的,自己的孩子并不在名校,但是却以“名校父母”身份评说教育热点、分析教育政策、“分享”教育理念,以制造并贩卖焦虑博流量。对假冒“名校父母”的“鸡娃号”的治理并不难,只需要平台核实博主的真实身份,要求博主提交孩子的真实信息即可。要以“名校父母”身份发文,也就有义务提交相关信息。xqR四川教育在线

有一类“名校父母”的“鸡娃号”治理却比较复杂,这就是如假包换的“名校父母”,他们中有的是“虎妈”“虎爸”,信奉的就是应试教育,给其他家长灌输超前教育、唯分数、唯名校,强调教育的分层、分级。对于这些“名校父母”的“鸡娃号”,治理就不能只是一关了之。xqR四川教育在线

如对于学校违规补课,就有“名校父母”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家长,要支持学校的补课,反对补课要吃大亏;对于要求基础教育要摆脱应试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改革,有“名校父母”发文质疑,素质教育是大城市、富裕家庭的奢侈品,普通家庭的孩子还是要老老实实转应试,提高分数才是“王道”。这些观念对推进教育改革形成很大的阻力。xqR四川教育在线

要让这些“名校父母”的“鸡娃号”没有市场,就需要告诉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并加强对教育改革政策的解读。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不少学校和社区进行的家庭教育指导,还是以迎合家长的功利教育诉求为出发点,包括请“名校父母”介绍如何培养孩子进名校等。xqR四川教育在线

其实,最重要的家庭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一名中考进中职的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创业成功成为一名企业家,从家庭教育角度说,这也属于成功的家庭教育。而一名学生走向社会自食其力,过着普通又幸福的生活,其父母的家庭教育也是成功的。以名校论成功的家庭教育观必须摒弃。为此,应该切实推进破除唯学历、唯名校的教育评价改革,引导全社会摆脱功利教育观,回归育人。xqR四川教育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xqR四川教育在线

“名校父母”的“鸡娃号”
责任编辑:管理员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最火资讯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