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风剪开寒风料峭,宜宾市南溪区南外实验学校初2023级10、12班的少年们在这个诗意的春天,进行了一次独特的诗歌创作。窗外,万千海棠疯长;室内,那些曾被油墨钉死在纸页的宋体字,从试卷边角、旧书扉页中挣脱而出,在晨光中抖落尘埃,正逐渐蜕变为泛着金箔光泽的诗笺。
碎语成章·时光标本的再生美学
拼贴诗,是一种源自二十世纪初的新型诗歌创作方式,其通过将废旧报纸、书籍上的文字、词语、句子等裁剪下来,经过拼贴,重新编织成一首崭新的诗歌,通过解构文字、解构句子、解构理性,赋予文字新的灵魂。
废旧纸张,本是时光的碎片,静默地躺在尘封的角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然而,在同学们的巧手妙思下,它们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化身为一行行跃动的诗句,穿梭在春日的暖阳下,演绎着一场关于创意与诗意的盛宴。
诗意的栖居·文字的新生与诗意的归程
活动之初,教室里洋溢着一种既期待又兴奋的氛围。同学们围坐一堂,面前铺展着各式各样的废旧纸张:泛黄的旧报纸、残破的书页、褪色的信封……每一张纸片都承载着岁月的沧桑,等待着被重新唤醒和诠释。大家或低头沉思,或相互讨论,思绪在纸间飞扬,灵感如春雨般绵绵不绝。
从春日的“风铃祈愿槐花拌豆腐,柔雨霏霏酿酿梅子酒,绿意盎然蒸青团”到生命“一旦沐浴其命星的吉光,终将周而复始”,从“历史兴衰的画卷”到“养养生,慢一些,预防不健康”……
这场以解构为刃的艺术创作,让教室蜕变为流动的诗歌美术馆。少年们穿梭在诗意丛林,指尖抚过纸张的褶皱。陈旧的印刷体在重组中吐露新蕊,正如春日唤醒枯枝的咒语。
后记·纸屑纷飞处自有星辰
“生活的缝隙里,处处都是诗歌。”当最后一片纸屑归位,春风正翻阅走廊的诗集。十班与十二班的少年们相视而笑,或许青春本就该如此:把规范揉皱,将秩序打碎,在语言的残垣断壁上播种自己的星空。当夕阳为诗墙镀上琥珀光,少年们开始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
或许教育的真谛正是如此:教人从裂缝里窥见光,在琐碎中打捞星辰,让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能被裁剪成诗。(通讯员 邹煜婕)
旧纸堆里淘诗意,南外实验学校,将诗集挂在春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