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近日,珙县教育和体育局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全方位打好“抗疫保学”战。
(图为珙县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吴明仲在组织网络教学研讨)
在实施网络教育教学上下功夫,确保“停课不停学”实效不走样。
一是全员开展网络教学培训。培训教师3000余人,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软件平台应用水平。
二是精心组织网络学习。整合网络教育教学资源,除高三、初三年级适度进行新课教学外,其余年级主要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防疫知识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截止目前,已参加网络学习学生37608人,占比71.04%,教师网络教学日均4000人次。
三是加强网络教学督查指导。每日收集教、学效果评价,及时分析总结、修正网络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每日教、学效果获得中等以上评价超过70%。
四是全力做好网络学习保障。开放学校公办、微机室电脑共300余台供教师使用,向全县教体系统发出向贫困学生捐赠学习终端的倡议,努力解决部分贫困学生缺少学习终端问题,对全县教师学生家庭保障30G的学习手机流量。
在做实校园防控工作上下功夫,确保疫后开学秩序安全有保障。
一是全面摸排、分类登记全县教职员工假期返岗情况。按照返岗人员规范留观14天方可参加教学活动要求,加紧联系尚未返宜教职员工尽快返回,加强心理疏导,确保教师队伍稳定。截止目前,在宜教职员工3775人,占比94.59%。
二是充分做好开学后防疫物资保障。各学校已设置留观室74个,体温枪142把、消毒液2851公斤、消毒设备103套、筹措防护口罩15988个,同时鼓励引导学生和家长自制简易防护口罩,确保学生防护需要。
三是进一步加强校园疫情防控管理。所有教学点严格实行封闭和划区划片网格化管理,学校领导挂点具体网格,加强巡查管控。做好开学前全面、深度的消毒杀毒工作,科学制定开学后校园消毒杀毒方案,严防疫情发生。
在推进灾后重建项目上下功夫,确保在外借读学生复学进新校。
一是项目实现快速复工。严格执行项目复工要求,县重建办、县教体、县住建城管等部门紧密对接,迅速完善复工条件,10个教育灾后重建项目先后实现复工,全力冲刺工程目标进度。
二是督促加快工期进度。迅速组织项目管理、施工人员,积极调配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累计组织现场人员700人,调配钻机19台、桩机4台、挖机6台,各类工程材料按质按量保障到位,目前,珙一高、坝底小学、杨柳小学、海联希望小学四个灾后重建项目已进入交付使用最后阶段,个别项目24小时不间断施工,加快建设进度。
三是强化现场防疫保障。建立现场人员疫情防控健康台账,筹措发放防护口罩近25000只,消毒液200公斤。关爱工人身心健康,免费提供防疫中药,组织现场宣传防疫知识,开展公益理发等活动,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