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亲子育儿:孩子爱挤眉弄眼可能是病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张丽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0-05-30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观察过,在坐地铁或者公交的时候,有的小孩会时不时地挤弄眼睛、耸鼻子、耸肩膀,有的还会甩脖子,有时还“吭吭吭”地清嗓子……4jo四川教育在线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多坏毛病,家长真该好好管管,那可就错怪孩子了。这不是坏毛病,而且孩子自己也控制不住,这是一种叫抽动障碍的病。4jo四川教育在线

名词解释4jo四川教育在线

抽动障碍4jo四川教育在线

主要临床表现就是抽动。抽动主要分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可以简单举例说明一下。4jo四川教育在线

简单运动抽动:眨眼、侧视、翻眼、耸鼻、噘嘴、张嘴、咧嘴、做鬼脸、点头、摇头、耸肩、抖胳膊、踢腿、腹肌抽动等。4jo四川教育在线

复杂运动抽动:咬唇、咬舌、咬身体其他部位、打自己、弯腰、后仰、旋转、跳跃等。4jo四川教育在线

简单发声抽动:吸鼻子、清嗓子、咳嗽、尖叫,有的还会发出咯咯、咕噜的声音。4jo四川教育在线

复杂发声抽动:重复特别的词句,或者重复自己或者他人说的词句。更严重的,如果孩子重复的这些词句是骂人的脏话时,这就是秽语。4jo四川教育在线

很多孩子除了抽动障碍还会有共患病。就是得了抽动障碍的孩子常常伴有另外的疾病。比如,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强迫症、学习困难、焦虑、情绪暴躁、失眠等问题。4jo四川教育在线

及时治疗4jo四川教育在线

很多家长都有个疑问,抽动障碍这么难缠,那这个病到底是怎么得的呢?抽动障碍病因和发病机制很复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它的来龙去脉。现在的研究结果表明,抽动障碍是遗传因素、神经生化还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结果。4jo四川教育在线

从社会心理因素来讲,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孩子们的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当家庭或者学校过多严厉甚至苛刻的要求压在孩子身上时,孩子长期生活在紧张与恐惧的环境中,情绪得不到放松,外界的压力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产生偏差就可能导致抽动障碍的发生。4jo四川教育在线

家长要了解抽动障碍的影响因素,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休息,合理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避免让孩子过度兴奋、劳累,避免感冒发热,另外还要保证孩子合理使用药物,让孩子早日康复。4jo四川教育在线

有问有答4jo四川教育在线

Q:听说抽动障碍会在青春期自愈,那是不是孩子得了抽动障碍不用治疗就能自己好呢?4jo四川教育在线

A:如果孩子确诊了抽动障碍,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治疗。那些认为没有治疗的必要,等到青春期孩子自己就好了的观点是不对的。4jo四川教育在线

比如,孩子的抽动症状很明显,或者孩子除了抽动还合并了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等,这样就容易造成学习困难,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业。4jo四川教育在线

即使到青春期抽动停止了,但是孩子学习成绩差,行为讨厌,这样就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各种批评,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伤害,导致自卑,不利于孩子成年后进入社会。4jo四川教育在线

Q:孩子说有同学笑话他,不想上学了,孩子需要休学吗?4jo四川教育在线

A:得了抽动障碍的孩子因为自己的各种抽动症状很容易受到同学们的歧视,孩子也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但是并不能因为畏惧学校而选择休学,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面对,培养孩子面对在遇到困难时学会坚强面对而不是逃避。4jo四川教育在线

那家长该做的是什么呢?首先,家长要和学校的老师认真谈一谈,让老师了解孩子的病情,然后通过老师去教育同学们,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消除歧视,减轻孩子和父母的压力。4jo四川教育在线

另外,家长要告诉孩子,通过规范的治疗,症状就会明显好转,甚至完全缓解,鼓励增强孩子战胜疾病的信心。4jo四川教育在线

Q:孩子得了抽动障碍,都不敢批评他了,但是看着孩子犯错又很着急,怎么办?4jo四川教育在线

A: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得了抽动障碍,不敢说,不敢管,恐怕会加重孩子的病情,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4jo四川教育在线

如果家长过度纵容孩子,最后孩子的病是治好了,但是却留下一身坏毛病,比如不懂礼貌、任性、脾气暴躁,甚至打骂家人,这对于孩子今后的人生会更加不利。4jo四川教育在线

对于得了抽动障碍的孩子的管教,应该和普通的小孩一样,去正常管教,不要娇惯。但是对待所有的孩子,管教的方式都应该是耐心的说服教育,而不是打骂或者体罚。4jo四川教育在线

Q:孩子一抽动心里就着急,忍不住就要提醒他,可是怎么越提醒越严重?4jo四川教育在线

A:对于得了抽动障碍的孩子来说,有很多因素会诱发抽动加重或复发,比如,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生气、疲劳等。人多的环境中,有人注意或者被他人提醒时,抽动会明显加重。4jo四川教育在线

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病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但是在孩子出现抽动症状的时候不要特别提醒,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努力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保持稳定的情绪,逐渐塑造良好的性格。4jo四川教育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4jo四川教育在线

挤眉弄眼 亲子育儿
责任编辑:管理员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最火资讯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