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别让青少年受困于“信息茧房”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杨玉龙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0-10-22

网络信息多样、开放、共享,而一味迎合受众的阅读偏好,计算方法简单,定向推送粗暴,让读者尤其是鉴别力、自控力不强的青少年越“好”越“偏”。原本能够提供多样化精神食粮的手机App,却让人有一种“我才夹了一筷子,你就送我一桌子”的惊喜与尴尬,在不知不觉中受困于“信息茧房”。(10月20日《半月谈》)s1E四川教育在线

据专家介绍,用户爱看什么,就把什么送足喂饱,让人停留在舒适圈,看似浏览了很多信息,实则信息非常单一,无法拓展知识面,这在传播学上被称为“信息茧房”。如此,孩子深陷其中就很难丰富知识结构,尤其一些平台的定向推送存在“泛娱乐化信息多,低俗内容多,未经核实内容多”的“三多”现象,更有可能给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s1E四川教育在线

防范青少年受困于“信息茧房”,一则,强化市场监管执法很有必要。一方面应加强对技术的监管,如,完善现有防沉迷系统功能,找到监管盲区,堵住技术漏洞;另一方面应强化对内容的监管审核,网信部门当对App的算法推送进行更加精细化监管审核,如规定具体类别信息的推送占比等,以规范互联网企业行为及推送内容。s1E四川教育在线

二则,互联网企业当强化守法自觉性。媒体调查显示,一些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管理问题,固然是以算法推荐为核心的技术所致,但根源是业务导向遵从流量最大化的资本逻辑。对此,企业当少些不良逐利思维,须自觉守法行事,更应担负起社会道义,对不良内容加强甄别和监测,并形成有效自查机制。s1E四川教育在线

三则,应在提升青少年互联网媒介素养上施力。应该认识到,新媒体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渗透性和嵌入性非常强,健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体系,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也唯有青少年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拥有辨别良莠不齐信息的能力,他们才能少受到网络伤害。s1E四川教育在线

另外,家长也须尽到相关责任。明年6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就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相关责任进行了明确。家长应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督促孩子使用防沉迷系统,帮孩子提高甄别、屏蔽不良内容的能力,这也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s1E四川教育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s1E四川教育在线

青少年
责任编辑:管理员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最火资讯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