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可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青年强则国家强,国运兴则体育兴,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是顺利建成体育强国的核心一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是要把体育健身同青少年体质健康融合开展,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用中华体育精神赋能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体育事业,有助于推动体育强国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
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指出,“促进体育事业,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中华体育文化”,为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明确了行动指南。
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是以青少年为主要代表的体育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红色体育文化的继承发展,是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融合淬炼、为国争光、团结拼搏的生动写照。2019年9月颁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了“体育文化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不断提高,中华体育精神传承发扬”的体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并详细规定了“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战略任务。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发出了“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时代强音。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提出,“国家实行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健全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坚持体育和教育融合,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体魄与人格并重,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以此推动青少年积极参与健身活动,提高健康水平,深化体教融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聊城大学立足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新要求,传承发展中华体育文化,丰富中华体育精神内涵,与时俱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新生态。积极组织相关学科展开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让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成为具有时代性的体育文化,让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代表的域外体育文化积极融入中华体育文化发展的土壤,成为本土化的体育文化,并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目标,造就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育文化新生命体,积极引导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注重全面发展。
同时,聊城大学结合学校实际,面向全校学生选拔组建龙舟队,经过20年历练锻造,铸就了“齐心协力、敢为人先、同舟共济、奋发有为”的聊大龙舟精神,形成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不怕困难、激流勇进”的聊大龙舟文化特色。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活力团支部”“山东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山东省最具活力健身组织”,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全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学校以体育强国梦为主题,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强国梦,融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激发学生投身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和行动自觉。
深入推进体教融合高效发展
作为青少年体育和全民健身的重点人群,部分大学生体育活动意识、自我健身能力比较薄弱,体质较差。因此,加强大学体育工作将成为今后重点关注的领域。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要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对此,相当多的高校作出了有益探索。有的高校开始探讨增加体育课时,有些地区已经要求开设大学四年体育必修课,很多高校严格落实大学体育不及格不能毕业的规定。
近年来,聊城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体教融合基本理念,印发了《聊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聊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师生文体活动建设实施方案》《聊城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等文件,在开足开齐开好体育课、积极探索体育教学质量提升路径、强化体育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完善校体委管理体制,体委主任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并进一步明晰校体委职责;出台聊城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装备管理办法、体育运动队运动员管理规定、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及比赛有关问题的规定、高水平运动队外出集训暂行规定等一系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大学生业余训练与竞赛管理体制机制。
学校相继设立龙舟、乒乓球、排球等教练岗,积极开展代表队的训练与竞赛工作,并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多渠道组织大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运动项目的技能水平。同时,加强体育联赛供给,建立“学校主导、学院主体,竞赛项目多样、学生广泛参与”的校内体育竞赛体系,形成“学校—院系—班级”上下贯通的三级竞赛体制,广泛开展足球联赛、篮球联赛、排球联赛等,确保每名学生掌握1—2项运动健身技能,进而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发挥全民健身的主力军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
积极探索学校体育建设新路径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
聊城大学一直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根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的“教会、勤练、常赛”工作要求,凝练高校体育教育价值规律,形成了大学体育“育智+增能+提技”的价值体系。一是通过体育课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二是通过组织各种体育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三是通过校体委、学生体育社团等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和运动能力。通过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工作,全方位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
结合学校体育文化传统,我们构建了“体育课堂教学+社团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组织+校园体育文化营造+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育工作体系。学校开设了14门体育公共课程,10余个学生专项运动协会(社团)和裁判协会积极开展活动,并得到社会支持与肯定。学校充分利用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技能优势,鼓励学生参与各学院的代表队训练、社团体育活动的技术指导、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管理。学校形成了春有运动会、冬有越野赛、间有球赛的年赛机制和定期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的日常机制。
学校充分利用驻地拥有京杭大运河等多个水系的优势建设龙舟队,近20年在世界龙舟锦标赛、亚洲龙舟锦标赛等国家级以上比赛中共获金牌241枚。特别是在第16届龙舟世锦赛上,聊城大学龙舟队作为唯一一支高校代表队,以6金1银圆满收官,生动诠释了聊大青年的爱国情怀、志气骨气底气和同舟共济、敢为人先的龙舟精神。学校承办全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感受龙舟文化浸润。“龙舟训练理论与实践”获批国家一流课程、山东省一流课程;承担多项国家和省级相关科研课题,开展龙舟文化研究,撰写龙舟文化教程,实现中华龙舟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的同构,真正形成了运动竞赛、学生健身、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的多赢局面。
聊大龙舟精神是中华体育精神在聊大龙舟运动项目中的鲜活体现。今后,学校将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进体育育人模式改革结合起来,以龙舟精神激励聊大学子热爱祖国,献身事业,成长成才;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务实践行体教融合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激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发挥青少年在体育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