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又称楹联、对子、楹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文学形式。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文化。据历史记载,早在周朝时期,人们就有用桃木来镇鬼驱邪的风俗,形成对联的前身。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联逐渐从桃符中演变出来,并在西晋时期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到了五代时期,人们开始将对联题写在桃木板上,作为春节的装饰品。宋朝时,对联逐渐普及,成为文人雅士之间的一种游戏。明清时期,对联文化达到鼎盛,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应用范围广泛。
近日,宜宾市南溪区南外实验学校初2024级7班、10班的同学们以清明节为契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班级对联大比拼!同学们以笔为舟,以墨为帆,在对联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学们或低头沉思,或奋笔疾书,每一个认真的身影都是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创作的热情。
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将对联与校园生活、理想信念、四时环境等巧妙结合,创作出既有趣味性又不失深度的对联作品。从“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花永开”到“少年立志助进步,中国圆梦共追求”,每一副对联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才华横溢,群英荟萃。同学们在相互切磋中增进友谊,共同提升了对联的创作水平和鉴赏能力。通过对联活动,同学们不仅学习了对联的基本规则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之心。此次班级对联大比拼虽然落下了帷幕,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却永远不会停止。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用智慧和才情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通讯员 胡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