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得到了中、省、市、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和广大家长的认可。江安县西江小学课后服务试点工作在宜宾川南教育的领导下,本着自愿参加、不上新课、公益性的原则,已持续开展了近三个学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心活泼的人,而不是冰冷冷的分,教育才能有温度!以爱为源,润泽生命;以智为根,因材施教。”2019年春期,西江小学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充分挖掘教师资源和场地资源,积极探索课后服务特色社团建设。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和素质提升,除了课业整理外,我们开设了49个学生社团课程。开设前还进行了广泛的兴趣调查,了解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科学、艺术、体育、语言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在坚持学生自愿的前提下组织实施。”学校负责人介绍道。目前,社团课程在每周二、周四下午放学后以选修课的形式实施,实现了自主选择、分层走班。在师资方面,不仅有本校有专长的老师,也有从校外县文化馆聘请的专业教师。
新学期伊始,一到课后服务社团活动时间,篮球、足球、声乐、电子琴、陶艺、剪纸、国学诵读、戏剧、创客空间、少儿编程、阅读写作、数学思维训练,一项项为孩子们精心设计的活动课程在校园各处不断呈现,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有力践行了“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基”的办学使命。
据了解,该校现已开设的49个社团活动包括篮球、足球、羽毛球、田径等体育类活动11个,声乐、戏剧、合唱、电子琴、陶艺、扎染、剪纸、儿童画等艺术类15个,创客空间、少儿编程等信息科学类2个,戏剧、启蒙英语、快乐英语、国学诵读、阅读写作、数学思维训练等文化类21门。
西江小学将继续深入探索“课后服务”开展的形式,不断调整完善“课后服务”的内容,充实特色课程,真正做到解家长之忧,促学生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