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县各学校党建工作在市教体局的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心连党建的引领下,以革新之勇气、创新之思维、清新之风气,实施了学校“1+2”(即以党建带领团建和少先队建设)全域党建模式。以党建统领教育工作,把党建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进行深度融合,践行“党建引领一切、一切皆需党建”的大党建理念,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树立师生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建对教育的提升
高县嘉乐镇中心校是高县一所偏远的山区小学。学校一直坚持党建引领学校一切工作,以 “1+2”的党建工作思路培育“知行合一,梦筑嘉园”的校园核心文化,树立“嘉人有约、乐思乐行”的校训,把梦想深深根植于每一个师生的心中。学校以“党建领航、先锋示范、火炬延续”为目标,推行学习聚识、交流聚智、活动聚心、典型聚优的“四聚”党建工作法,致力于实现党组织战斗力、先锋模范作用、梦想教育内涵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师德修养及教学技能、办学满意度及社会影响力的“六提升”,形成较为全面的党建文化引领、管理文化融入、传统文化精选、校本文化挖掘、梦想文化渗透的校园文化体系。
四年级1班的教室门框上挂着“我的语文老师冯雪梅·中共党员”“我的数学老师·邹家勇”两块牌子。教学楼旁边的校园墙上,挂着许多优秀党员教师的照片:有24年教学生涯的中共党员、高县最美教师、市级骨干教师严永凤,嘉乐镇最美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叶久会,市级骨干教师郑林坤……走进嘉乐镇中心校,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先锋模范的身影,可以感受到全校教师对工作的全力以赴。
除了优秀教师,校园墙上还展示了学校评选的“最美五花少年”:班长代表胡梦瑶、副班长赵军杰、梦想成为教师的高谦……“这是学校梦想教育里开展的“亮身份、推示范、晒典型”活动之一。”嘉乐镇中学校校长喻红伟介绍。“不仅是教师,我们还优化优秀少先队员的评比,开展最美五花少年评价,开展最美五花少年争章活动,让最美五花少年上墙、戴大红花、走红地毯,让正能量充满校园。
以先锋示范来突出“亮身份、推示范、晒典型”是嘉乐镇中心校的践行的理念。党员、团员、少先队员亮出身份标志,佩戴党徽、团徽,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学校支部设立了检查组,专门检查师生的佩戴情况,每天通报。大家从最开始的不情愿小抵触,到现在的自觉佩戴,党的形象、教师的形象就从那一刻开始了。”喻红伟说:“把党员的照片放在教室门口,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把优秀的党员晒出来,照片上墙、事迹上墙、让党员教师找到尊重、找到职业的自豪。”
嘉乐镇中心校建立了一个“寻找嘉小最美风景”的微信群,“希望通过大家平时的记录,将身边榜样、先进典型‘晒出来’,以此来感召嘉小人、带动嘉小人、凝聚嘉小人。”
除了突出先锋示范岗,学校还围绕党建常规抓主题教育和特色活动,开展星级美丽学校创建、书香校园创建、班级文化主题创建、深化乡土校本课程建设等等。在党建的工作的指引下,学校成功创建了一星级美丽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评比同层次七连冠,2018年秋期教学成绩仅次于县城学校;被评为宜宾市教育管理先进单位、宜宾市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宜宾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等..... 党建文化已经成为推动嘉乐镇中心校发展的强劲动力。
以学生特点为基础,打造“五红党建”
今年8月,高县硕勋幼儿园搬入了新的教学区。“从搬园到开园,我们用了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园内的布置,按时开园,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硕勋幼儿园园长何湘感慨地说。“所有的布置,基本都是我们的教师亲自动手,牺牲放假休息时间完成的,这都来自于我们通过强化党建打造了一支能吃苦、能战斗、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硕勋幼儿园在开展党建工作中,结合自身特点打造“五红党建”,即:“红色基因、红色堡垒、红烛先锋、红色家园、红心向党”。
红色基因即环境打造融入红色文化。高县是烈士李硕勋的故乡,怎么才能更好的传承李硕勋烈士的精神?硕勋幼儿园大门前有一个宽阔的场地,红砖铺成的地面和园内操场上迎风飘扬的国旗遥相呼应,自成一道风景。走进硕勋幼儿园里,目之所及都有新意。“爬雪山、过草地、走铁索桥、地道战”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被融入了园内的活动场地里,“我们希望孩子们通过游戏,体会历史人物的坚韧精神,融入红色基因。”何湘介绍道。
红色堡垒即充分发挥园内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带领所有党员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星美创建和书香校园创建带动幼儿园生美、师美、课美、境美,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
一个优秀的团队,必定需要优秀的引领,这就是红烛先锋。“开展党员亮身份、工作亮承诺,比教学技能、工作作风、教学业绩“二亮三比”活动。”每一位党员教师都佩戴党徽亮出身份,在岗位职责、工作态度、工作纪律、廉洁从教、服务质量方面作出承诺,并把承诺内容通过公开栏、党员活动室和学校网等形式公开,主动接受师生监督。每一学期都建立党员“组织生日”制度,为党员“组织生日”规定七项内容:建立一套党员户口簿,开展一次谈心谈话,重温一次入党誓词,重读一次入党志愿书,赠送一份生日礼物,提出一条意见建议,联系一次入党介绍人。
环境育人,人自育,这是打造红色家园的目的。在这个三层高的幼儿园里,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文化主题。一楼的主题文化是“爱我家乡”,用“成长绿”刷成的领地,绽放着青春的活力。右边的“硕勋记忆”墙上,有李硕勋的成长经历,“这主要是针对家长设计的,家长们了解以后,回家可以讲给孩子听,不仅增近了亲子关系,也能让孩子了解高县的历史文化。”左边墙上有老师们用橡皮泥捏的各具特色的高县土特产:沙河豆腐、沙河板鸭、何氏鸭儿粑、高县土火锅、羊田粉条、可久蕨粉……“用孩子身边的事物教授孩子,让他们感受更真实的世界。”二楼的主题文化是创想宝贝(科学探究),用“硕果黄”涂成的主体色调,温暖明晰。“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兴趣,老师们利用二楼的主题墙、操作墙、科学探究室、创意厨房的打造,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布”同凡响是三楼的主题文化。这个谐音“不同凡响”的楼层用“梦想蓝”铺就,所有的装饰都是老师们手工制作的。“布艺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源远流长,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
在硕勋幼儿园党员活动室的墙上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教师的寄语:“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幼儿园里的每一位教师都坚信“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的中心始终是育人,幼儿园通过党建引领教师和孩子红心向党。把党员团员培养和骨干优秀教师培养相结合,“双培养”机制推动学校发展力的提升 。书记和幼儿园行政人员参加“三会一课”和“党员主题活动日”,示范引领党支部组织生活标准化;对在标准化建设中涌现的优秀党员干部,在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集中展示,营造学先进、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
幼儿园制定了专门的交心谈心制度,由党员、幼儿园行政干部牵头,围绕学校制度、学校发展规划、师德师风,与全园教职工谈工作方式、工作态度、教学及生活中的困难、反思自身不足,为每位教师出谋划策,解决困难,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自交心谈心室设立以来,幼儿园已经与数十位教师开展谈心、谈话。”
教师们紧紧围绕孩子的学龄特点,认真梳理出了传统文化的园本课程教材体系,将传统节日、传统礼仪等知识课程化、系统化,形成了“我是中国娃”的园本特色系列丛书,在全县第一届优秀园本课程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
除此以外,幼儿园积极开展农耕文化,打造幼儿种植区,开展农耕课程,提高孩子动手操作及认识农作物的能力。每周一的早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硕勋幼儿园都会举行升国旗活动:国旗下的讲话、表演,让爱国主义情怀在潜移默化感染孩子。
作为高县庆符学区的龙头学校,硕勋幼儿园承担着提升区域内幼儿教育质量的责任。“让儿童就是儿童,让天真依旧天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肆意成长,让快乐生根发芽!” 是每个教师的教育理想。他们依旧坚定地走在这条道路上,结合学生特点,加强师资建设,为未来,不止步。
用红色文化为支点,凸显教育作用
高县四烈乡被誉为“英烈之乡”,1949年解放军征粮剿匪工作组在玉皇乡宣传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时遭到土匪袭击,解放军雍勇怀、刘天顺、李胜多、武庆忠同志壮烈牺牲。后来,为了纪念烈士的不朽功勋,故更名为四烈乡,并在当年埋葬烈士的地方修了一座烈士纪念亭。这座烈士纪念亭就在何苏女士希望小学校操场的右手边。
走着英雄们走过的路,聆听着英雄们的事迹,高县何苏女士希望小学校以党建为引领,以“顺忠胜勇”为校训,以红色文化为支点,用“四烈魂,育仁人”,把红色精神传承到培育人的行动中,坚持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基地育人。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在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学校大力推行“红色希望课题改革”,改变传统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课堂教学品质。自主编写的红色读本《红色纪事》《红色传承》《红色颂歌》荣获县级二等奖,将红色读本写入课程,进入教学,并在“晨诵”“午读”“暮省”时诵读红色读本。郎朗读书声充满校园,飘向远方。
党建是个大舞台,需要聚教师合力增添动力。学校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地”为载体,率先垂范,典型引领,引导全校师生、党员教师积极开展“激活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活动,“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争做师生家长贴心人”活动,好党员、好干部、好教师评选活动、全县“美德少年”评选等活动,认真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学校公开栏中张榜公开,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了学榜样、争先进良好效应。
每当一个节日来临,学校会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用植树节、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集中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爱护环境等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建队日等重要纪念日,以及地球日、环境日、健康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禁毒日、等主题日,设计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何苏女士希望小学校作为红色基地,在开展党建阵地建设的时候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全域构建党建阵地。“烈士亭,庄严的烈士塑像,是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大队部广播站、少先队活动室、少年宫基地组成了红领巾成长基地。足球园、书香长廊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基地”,何苏女士希望小学校的张通副校长介绍道。“我们还运动场旁边的围墙上设立了学校发展历史文化墙,用学校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故事和照片,教育和引导学生们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传承学校发展积累下来的优良传统,争做优秀少先队员。”
构建学校全域党建体系,带动教育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高县各所学校在县委“心连”的引领下,以党建引领一切、一切皆需党建为大党建思路,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静心教育、立德树人”为学校党建工作总体目标,全面实施学校1+2全域党建提升工程,以党建带领团建和少先队建设,以党建引领星级美丽校园创建,力推党建体系全域构建、党建阵地全域提升、党建常规全域优化,实施工作、阵地、人员、资料整合,以警校共育法制共建、社团进校文化共建、家长进校家校共建、红色基地教育共建、走出校园城乡共建、家风家训德育共建“六大项共建”为载体,促进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示范、办学行为规范、教育教学质量七大提升,实现了办学条件巨大改善、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满意度进一步增加,最终实现以党建工作全面推动高县教育事业的全方位发展。
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学校“1+2”全域党建,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