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笔下的祥子,是旧社会的缩影。近日,宜宾市南溪区南外实验学校初2024级12班和14班的同学们,用阅读、思考和创作,让这个经典人物焕发新的生命力。
从文字到画笔,从课堂到生活,一场关于成长、奋斗与时代的对话,正在上演。
深度阅读
跨越百年的心灵对话
《骆驼祥子》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面镜子。在为期一个月的整本书阅读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三阶阅读法”深入文本。
课堂上,同学们化身“小小评论家”,围绕“祥子的悲剧是性格使然,还是社会所迫?”展开激烈辩论,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
创意表达
手抄报里的“祥子宇宙”
阅读的终点不是合上书页,而是让思考落地生根。同学们将感悟化作一张张独具匠心的手抄报,用青春视角重新诠释经典。
一张张精心制作的手抄报上,既有祥子“三起三落”的命运轨迹图,也有老北京城的市井风情;有用思维导图解析的人物关系,更有同学们对“个人奋斗与时代洪流”的深刻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同学创新采用“折线图”表现祥子的人生起伏,用“眼睛特写”对比祥子精神世界的变化,让这部文学经典在方寸纸页间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这些作品不仅是阅读成果的展示,更是同学们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见证,展现了当代少年对经典的独特理解和艺术表达。
课堂手记
阅读是灵魂的爬坡
当孩子们讨论“我们比祥子幸运在哪里”时,阅读的真正意义显现——它让温室里的花朵,触摸到泥土的厚重。经典的价值,不在于给出答案,而在于提出问题。(通讯员 陈敏)
南外实验学校,整本书阅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