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关爱残疾学龄少年儿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自去年起,翠屏区方水中心学校积极开展为学龄残疾少年儿童“送教上门”教育服务活动。
9月6日,校长王志强带领教务处朱世权、刘德洪两位老师到翠屏区象鼻镇方碑村8组,上门为残疾少年刘晓琴开展免费义务教育活动。刘晓琴是一名14岁的女孩,残疾类型为智力残疾三级,父母在家务农,家庭困难,其母亲也有二级肢体残疾。
上门后,王校长主动与家长积极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个人健康情况和家庭困难,耐心讲解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以及学校对校内外适龄残疾学生义务教育的重视和具体措施。随后,本着家庭自愿原则、免费教育原则,学校与家长签订了《方水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对残疾少年刘晓琴‘送教上门’免费义务教育协议书》。
“针对刘晓琴同学因为智力残疾而只能在家学习生活的特殊情况,我们学校经过分析讨论后,觉得应该首先把教会学生自觉认识自我生命的珍贵、美好,懂得爱惜生命热爱生活,进而学会生活能够基本自理方面的技能知识,作为我们送教上门最初的教学目标、内容。”朱世权老师为刘晓琴同学教学了《活着真好》、《安全标志提醒你》、《防患于未“燃”》三个课程,教育学生热爱生命,感受或者的幸福快乐,树立基本安全意识,能认知家里家外常见的安全标志,尤其重点讲解在家中要预防火灾;刘德洪老师教学了生活物理小知识《电话》,教会她认识座机电话、手机这样的通话工具,学会打接电话,有利于与人交流。两位老师讲解耐心,细致,注意观察学生听课反映,及时调整语速语调和内容难易程度。刘晓琴同学听课听得特别认真,不时露出微笑,虽然理解得慢一些,但经过老师反复的深入浅出的讲授,她基本达到了学习目的。
据悉,学校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方水中心学校关于开展为残疾少年刘晓琴同学“送教上门”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保证送教上门时间,完善送教工作档案,开展形式多样服务。要求负责送教的老师都要细心拟定好送教计划和送教教案,准备好教具。送教中,老师们根据该生实际生活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残疾学生进行浅显易懂的知识教授,使其更好的融入到生活中来,同时还对其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等方面进行康复训练,并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的培训。
“土耳其有一句谚语:上帝为每一只笨鸟都准备了一个矮树枝。我们方水送教上门教师都愿意做刘晓琴同学起飞的‘矮树枝’。”校长王志强表示,学校本着让每一位残疾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并能享受平等课堂教学的送教理念,经常安排本校教师“送教上门”教育服务活动,让重度残疾儿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注与关怀,让他们更加乐观、自信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