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市、区的部署,经宜宾市翠屏区教育和体育局批准。10月28日—30日,邱场中心学校由总务主任廖凯带队组成结对帮扶送教团,一行五人对雷波县大岩洞乡中心校开展送教活动。
为了满足雷波县大岩洞乡中心校帮扶需求,学校校长唐章德多次组织各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对帮扶方案进行反复修改,并针对大岩洞乡中心校艺体学科师资薄弱的问题,派出了学校音乐、体育、美术骨干教师。为了给大岩洞乡中心校的师生带去一堂高效的课,学校教务处要求送教教师必须磨课两次以上。
大岩洞乡,隶属雷波县,位于大凉山深处。翻越过一座座高山,经过一路颠簸,学校送教团终于抵达了这里。来到学校后,送教团的老师们与大岩洞乡中心校的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了学情。
在大岩洞乡中心校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中,学校的教师来到了课堂。首先上课的是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青年骨干教师李洪。李洪给五年级的孩子们上了《四季之美》一课。李洪将学校特有的“和课堂”教学模式——三查、两问、六维度带到了这里。新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究、合作中,在老师问题的层层推进中,大岩洞中心校五年级的孩子们感受了四季的动态美,静态美。
接着上课的是音乐教师杜鹃。面对一张张胆怯的脸蛋,杜
老师以一个小游戏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杜鹃亲切的话语,美妙的歌声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歌曲的节奏美,韵律美。
在六年级的教室中,姚雪菲老师凭借自己扎实的美术功底和深厚的美术素养,巧妙的创设各种教学情境,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新颖的教学模式,为彝族师生呈现出了一节充满活力的美术课——《奇妙的色彩》。
在操场上,费恒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趣味盎然的足球课。对于没有专业足球教师的大岩洞乡中心校的孩子们来说 ,这堂课是特别的。费恒带领学生从集合、做准备活动开始,到如何传球,如何带球,如何停球,如何射门。给大岩洞乡中心校的师生示范了一节完整的足球课。
此次大岩洞乡之行,除了带去了老师们的问候外,还带去了邱场中心学校五年级二班的孩子们给大岩洞乡中心学校五年级孩子们的一封信,并送去了邱场学子给大岩洞孩子的礼物。信中,邱场孩子们介绍了自己的学校和班级,也和彝族孩子分享了自己快乐的学校生活,并向他们发出邀请,请大岩洞乡的孩子到邱场中心学校来做客。亲切地问候温暖了彝族孩子,认真阅读后立即写了回信,彝汉之情就从这一封封书信中开始在孩子们笔下萌芽、长叶、开花……
繁忙的送教工作结束后,学校送教团代表学校慰问了学校派出扎根大岩洞乡中心校的扶贫干部胡科,带去了学校校长唐章德的问候与嘱托。
夜已深,两校的老师们围坐在一起,双方就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交流,为结对帮扶献计献策。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校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继续与雷波县大岩洞乡中心校共话教育,共谱民族情。
邱场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