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新冠肺炎防控形势和需要,为完善和健全分工明确、通力合作的联防联控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各级防控领导部门的指示精神;提高幼儿园教职工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生,全面提高幼儿园传染病的应急反应能力;熟悉应急处置具体过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促进幼儿园防控和救治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切实提高全员防控能力,有效阻止传染病的传染源,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12月14日,屏山县龙华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情境呈现,科学防疫
情境1:师生消毒测温,安全入园
教职工入园晨检:教师戴口罩自觉排队间隔1-1.5米,防疫监测员逐一检测体温、手部消毒、鞋底消毒后,检查无异常的教师方可到协助员处填写入园健康情况表格进入园区。
幼儿入园晨检:家长按批次在指定时间段送幼儿至园门外家长排队等候区,家长不入园,原地等待幼儿检测结果。小朋友独自进入幼儿排队区间隔1-1.5米依次排队检测体温、脚底消毒;体温正常幼儿,家长即可自行前往接送卡放取区取走接送卡离开。幼儿由园内门岗教师引领按规划路线进入教学楼前往班级教室。
情境2:出现异常,规范处置
一名幼儿晨检中体温出现异常:防疫监测员向家长询问了解幼儿来园前的身体情况后,要求家长立即将幼儿接回就医并登记幼儿基本情况。该条通道暂停检测,其余幼儿移至另一通道检测继续。消毒防疫员立即对体温异常幼儿经过的区域进行消毒。
情境3:二次常规晨检,日常排查
体温正常的幼儿,在班级教室门口间隔1米的距离有序排队,等待班主任二次常规晨检。常规晨检结束后进班,由另一名教师引导进盥洗室,用七步洗手法洗手消毒。
情境4:规范一日生活,安全有序展开流程
(1)教学活动 :室内集体教学,幼儿依次分开距离坐椅子,教师与幼儿间隔一定距离进行教学活动。
(2)幼儿就餐:就餐前,一名教师引导幼儿分批次如厕、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消毒。一名教师佩戴口罩、手套、围裙,严格按照消毒流程做好餐前消毒工作,食堂工作人员佩戴口罩、帽子、围裙,按时将餐食送到教室门口,安全交予班级教师。进餐班级幼儿分为2组,最大限度的减少面对面就座,避免就餐时飞沫传播。
(3)幼儿午休 :午睡前,教师引导幼儿洗手并对幼儿进行体温检测作记录。
(4)午休结束:防疫监测员进班先对教师进行体温检测并作记录。
情境5:突遇异常,应急处置
在午休后的体温检测中发现一名幼儿体温偏高,身体出现异常。一名防疫监测员立即将异常幼儿带去留观室应急隔离复测。启动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一名防疫监测员留下疏散班级余下师生至操场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组织消毒防疫员随即对教室、卫生间、走廊进行全面消毒。班主任立即打电话通知幼儿家长。
留观室应急处置员用水银体温计对异常幼儿进行体温复测,协助教师做好情况记录。防疫监测员如实上报园长,随即电话联系定点医院。园长掌握情况后电话上报上级领导。家长到达园门口,班主任距离1米向家长询问幼儿病源原因。
医生到园后了解基本情况,随即将幼儿与家长带往医院就医诊断。消毒防疫员立即对留观室与走廊进行全面消毒。余下师生随后全部转移至备用教室继续上课。防疫监测员将此班级作为重点观察对象,严格执行零报告、日报告制度进行追踪。
此次现场演练,不仅是对幼儿园疫情防控协调组织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的一次考察,同时也是完善我园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方案的有效手段。它让教师们在面对突发疫情时有了更为充分的准备,面对类似情况做到临危不乱,井井有条,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应对处理。
龙华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