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疫情防控和教学工作有效有序开展,确保校园“一方净土”,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学校在教学工作中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指挥、组织协调等处理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12月15日,高县嘉乐镇趱滩小学组织师生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活动。
为强化实战性,学校坚持“演练即是实战”的要求,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学校严格按照演练方案进行,演练共分为九个场景。
场景一:食堂从业人员体温检测演练
食堂从业人员由食堂组长检测体温并做好记录。
场景二:师生晨检入校及异常演练
值周教师对到校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的师生进校。体温异常的学生由值周教师引领该生到学校医学观察室,学校负责卫生工作教师佩戴口罩,再次用水银体温计进行测量体温确认,并询问旅行史和人员接触史做详细记录。发现体温高于37.3℃,由学校分管领导联系趱滩卫生院医生为体温异常学生再次测量体温,进行检查处理。
场景三:上课演练
教师与学生保持一定距离,教学用品上课前后用酒精擦拭消毒。批阅和分发作业、器材、资料及其他用品前后洗手、消毒。教学活动时不组织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不近距离交流、互动。
场景四:课间休息(如厕)演练
学生在值周教师的引导和提醒下,分年级、分区域有序进入操场活动。学生课间上厕所按1米间隔距离有序排队,学生上完厕所后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场景五:学生就餐演练
班主任组织学生排队(1列纵队)到食堂就餐,值周教师指导学生就餐入座(间隔两个座位)。提醒学生在饭前洗手、排队就餐和清洗餐具时彼此间隔1米以上,不扎堆、不交流,动作迅速。
场景六:班级午检及学生异常演练
班主任提前戴好手套,准备好学生家长联系方式、体温枪、晨午检表,班主任依次对班级的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开展午检工作,班级安全管理员在晨午检表上详细记录。
测体温时发现一个学生有异常情况,体温37.5℃,精神萎靡,并伴有咳嗽等症状,班主任立即将该生迅速带到学校医学观察室,并及时联系家长以及报告学校分管领导。
由学校负责卫生工作教师佩戴口罩,再次用水银体温计进行测量体温确认,并询问旅行史和人员接触史。发现体温高于37.3℃,由学校分管领导联系趱滩卫生院医生为体温异常学生再次测量体温,进行检查处理。
班主任迅速安排所有学生戴好口罩转移到备用教室继续上课,分管领导安排人员对发热学生教室进行消毒,班主任对全班同学做好心理疏导。
场景七:外来人员到校演练
外来人员到校,保安有礼貌地询问,电话与相关责任人确认,对外来人员测体温,并对来访人员和车辆作登记。
场景八:放学演练
班主任组织学生有序排队离开教室和学校,班主任提醒学生保持队伍间距和行走速度,学生前后距离间隔1米以上。
场景九:放学后对校园环境进行消毒演练
消毒人员对教室、办公室、厕所、食堂、操场、各功能室等进行通风换气、喷洒消毒。
演练结束后,分管学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王小兰做应急演练总结。她表示“我们这里虽然是疫情低风险区,但大家都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防范为主,确保校园一方净土。”
通过此次疫情防控演练,进一步规范了学校一日工作常规以及疫情防控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程序。为进一步优化应急预案打下了基础,也为全校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筑了坚实的防火墙。
嘉乐镇趱滩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