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宾市人民路小学校广播里突然传来急促的消防警报声。“学校教学楼突发大火,请师生立即疏散到操场!”一声令下,学校应急疏散演练拉开了序幕。
每月一练成习惯。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规定:中小学至少每月一次演练。通过演练,提升学校火灾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火灾应急疏散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火灾应急行为习惯。
统筹准备要精心。为了确保演练安全顺利进行,发挥练习作用。学校提前两周开始规划,提前一周召开演练专项工作会。安全办公室细化工作,提前一周落实人员分工、核验安全岗位人员、制作标语、检查调整疏散路线及集合队形站位划分。
疏散要领需谨记。各班利用班队课进行消防知识及疏散要求学习。小学 1-3 年级学生正常行走或快走,4-6 年级学生快走或慢跑;练习从前后门出教室依次排成两列纵队,一列靠墙,一列靠栏杆;严格遵守“七个不准”,做到猫腰、护头、掩鼻。
演练过程很顺利。演练前,安全疏导岗位提前10分钟到岗,保证演练正常进行。此次演练用时2′50,符合演练原则。疏散过程流畅,安全教育有效落实。在校师生全员参与,演练指挥现场总结。疏散中,全校师生严肃认真,履职良好,在突发险情时能保证生命安全。
通过此次实战型应急疏散演练,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师生们明确疏散要求,懂得了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了紧急避险、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
人民路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