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举行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汇报研讨课活动。
“青蓝工程”是学校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尽快提高新教师、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避免学科建设中的“短板现象”,推动学校学科均衡发展,结合学校学科教学现状实施的一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在相互自愿、学校审批的前提下,让新教师、薄弱学科教师与骨干教师、星级名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结成师徒,并鼓励青年教师主动拜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为师。学校组织双方签订《师徒结对协议》,要求徒弟要积极、主动、虚心地向师傅学习,并每月向师傅汇报教育教学情况,以得到及时的指导。师傅从师德、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学生管理等方面对徒弟予以全面指导。此外,学校还专门成立新薄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新薄学科教学的监控、督导、研究工作。自2016年开始实施“青蓝工程”以来,学校已经有三十多位市区级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新薄教师结成对子。
此次活动由学校六年级的结对师傅叶玲老师与徒弟黄璐瑶老师进行汇报展示。叶玲展示的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她结合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这一契机,带领学生们品读课文,了解共产党重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英雄事迹。她的课堂思路清晰,过渡自然,整堂课始终围绕“根据李大钊的言行举止体会人物形象”这一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
黄璐瑶展示的是一节习作课《家乡的风俗》。她利用视频和范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通过合作讨论、交流评议、尝试练笔等环节,让学生不仅明确了写什么,更知道了应该怎么写。她的课堂条理清晰,组织严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两位老师的课得到了与会领导与老师的高度评价,黄璐瑶自去年9月进入学校后,就主动拜叶玲为师,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她的课堂成熟了很多,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校方表示,通过“青蓝工程”的师徒结对帮扶工作,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和新教师得到了成长,提升了学校教师专业素养,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今后,学校将会继续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加强对新薄班级学科教师的指导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努力使学校迈上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新台阶。
叙府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