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课堂展示月暨家长开放日活动"拉开序幕,数学教研组率先开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1~6年级备课组在组内展示的基础上各推选出一人参加学校课堂展示。评课组全体成员,全体数学教师,宜宾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个班的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上午第一节,是巫智聪老师带来的示范课《估算》。巫智聪先创设情境,设疑引入,接着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尊重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切实培养了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孩子们积极踊跃,课堂精彩纷呈。巫智聪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令在场听课老师们赞不绝口。
第二节,叶茂老师执教《平行四边形》。一开课,叶茂便引导孩子们用数学眼光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接着放手让孩子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叠一叠等活动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在大家的交流讨论中总结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孩子们敢说、敢想,极大地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通过学习,不仅找到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同时也积累了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整堂课数学味儿浓厚,有效培育了孩子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第三节由唐艳老师执教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唐艳从生活情景引入新课,放手让学生阅读课本自学汇报,充分给与了孩子们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在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相同和不同时,孩子们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观察猜测,推理验证,有效突破难点。唐艳娓娓道来,循循善诱,营造了一个思维体操的训练场,孩子们思维碰撞、集思广益,课堂其乐融融。
上午最后一节,黄映梅老师执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黄映梅从复习导入,引导孩子们摸一摸、说一说,充分理解“表面积”的概念。黄映梅大胆放手设计操作活动,孩子们亲身经历了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化过程。孩子们借助学具,观察发现,推理归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优化算法,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黄老师及时捕捉课堂生成,适时点拨引导,课堂开放而灵动。
下午第一节,游咏老师执教《面积单位的换算》。新课学习时,游咏让学生选取不同信息计算正方形面积,从而产生矛盾,激发学生验证探索的兴趣,然后进一步鼓励动手操作验证猜想。整节课堂中以学生为本,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下午第二节,刘杰老师展示的内容是《认识图形》。她以机器人为切入点,用长方体,正方体等已经学习过的立体图形,借助印泥,在展台上一步步“盖”出了一个机器人。整个过程从体抽象出面,再以机器人图形分类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以摸一摸,折一折,说一说引导孩子去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活动结束后,专家评课组对六节课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点评总结。特级教师杜琳语重心长提出了殷切期待,年轻教师未来可期,要善于抓住机遇和平台,激发自身内动力积极成长自己,平常要深度钻研课标和教参,让常态课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的开放课堂。教导处副主任欧世强提出,要留意课堂亲和力,注重师生关系,老师们身边就有许多优质资源,要主动虚心请教,不断突破超越自己。教研组长廖秀利指出,老师们平常要多磨练基本功,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
中山街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