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挑战,“双减”政策落地,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吃透政策,促进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打造高效课堂,近日,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数学教研组举行“手拉手”集体备课活动。
学政策 指引方向
学校教导主任陈华首先对“双减”政策进行了解读,希望各位老师按课程计划上课,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着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扛起减负增效的重任。特级教师,数学大组长廖秀利提出在双减背景下,我们老师更要做到因材施教,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设计好“作业超市”,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利。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加速知识内化真正达到巩固提高的目标。
谈得失 经验分享
“教学圆的周长的时候,让学生充分体会圆的周长的含义,以及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无论是滚动法还是绳测法,都是包含了“化曲为直”的思想,然后才进一步推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一、六年级小组交流中,一年级特级教师杜琳正为六年级老师们分析教材,大家听得连连点头。“那个1÷8,做竖式的时候建议添0继续除时,在1的后面打个小数点,这样学生不会错看成10除以8”,“平移关注点,旋转关注边”学校B区五楼会议室围了三个圈,主讲老师们口若悬河,听众老师们时而点头,时而提问,时而记录,重点、难点、易错点、易考点,点点不落下。
两个周四下午的数学集体备课,学校各个年级都为下个年级做了教材分析及经验分享,实践出真知,老师们实实在在教学后的体会,为下个年级的教学作了很好的建议。
答疑惑 拨开迷雾
“一年级教学加减混合时,如何指导孩子看图呢?”“这个,要先搭好桥,先把第一个数提示出来……”这是一年级老师在向上个一年级老师们请教时的场景。“手拉手”备课活动每个小组的两个年级,这样的答疑解惑数不胜数,请教的人谦虚好学,答疑的老师毫不保留。
在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中小数学教师团队,在一次次的寻常又不寻常的教研活动中,踏实教研,用心教学,取得了一次次丰硕的成果。“提课堂实效,促双减落地,我们每个老师都要“求真知、勤学习、悟真谛”,成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执行者和监督者”。
中山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