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亲近各种美妙的文字,感悟各种美好的情感,体察各种深刻的人生觉解,这本就是对语文老师的定位,可“双减”来了,大家恐慌了,担忧的仅仅是“没有作业怎么出成绩”,思考的首先是“少了练习学生干什么”。宜宾市中山街小学屏山学校的语文老师们有自己的对应之策:作业减少了,学生轻松了,家长减压了,老师应该读书了。
每周一次年级备课组学习,学什么?读书。读什么书?首先读课标,然后读教材,最后读教参。一人主讲,全体参与讨论——这是学校“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惯例。每月一次语文大组学习,学什么?读书分享交流。做“语文人”,不读教育专著,不让字里行间的神采与风韵在我们身上镌刻出或深或浅的印痕,如何有站稳“双减”下高效课堂讲台的底气?
近日,学校语文大组十一月的学习如约进行,教学管理与教师培训中心主任杨厚林与老师们一起分享了读薛法根老师《为言语智能而教》的心得,这是薛法根教育文丛的“与语文组块教学”内容。杨厚林说,她特别欣赏薛老师的“教学活动力求整合,形成板块,每个板块对应一个目标,每个目标都有相应的教学活动”。在跟老师们交流书中经典的同时,杨厚林还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整合教学的过程分享出来。杨厚林深入浅出的讲解,娓娓道来的话语,一个个精彩的实例,一种种实用的方法深深吸引了全校语文老师,他们均感慨:阅读给杨主任带来了丰硕的收获,我们从阅读的分享中提升了自身的业务。
接着,一年级语文备课组长黄连丽老师分享了《如何教一年级孩子学会完整说话》,这是她在阅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后的心得。黄连丽从重背诵、抓复述、多仿说三个方面来介绍了自己在读书后的教育措施,她的分享不止是一年级老师收益良多,对语文老师课堂的语言艺术,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是一盏指引灯。
刚获得“烛光行动”课堂展示片区一等奖的张文霞老师,则通过自己此次参赛、备课、磨课、学习的过程,跟大家谈起了“如何写详细教案”这个话题。张文霞将自己参加活动过程中的初案、修订版、定稿对比着跟老师们讲述了自己的收获,她话语质朴,实实在在地做,实实在在地讲,熬人的参赛经历中,她阅读了“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丛书”系列的《教学语言运用方法》《课堂有效提问方法》等书籍。她表示,业务能力的提升绝不是一朝一夕,他会把“阅读”这件事一直坚持下去。
教育在革新,“双减”不会困住中小人,在激励学生读一本又一本经典的同时,他们率先走在了前头。厚积而薄发,老师们在用自己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在把自己塑型为“腹有诗书”之语文人。
中山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