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落实“双减”目标要求,4月7日,宜宾市“国培”(2021)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培训在叙州区柏溪小学校举行。此次培训安排了课例展示,专家讲座和专题研讨等内容。
课堂展示,精彩纷呈
观摩学习是打开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扇门。此次研修活动,来自柏溪小学的老师刘利、黄焱展示了2节精彩纷呈的课堂,充分呈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开放性活动的课堂教学状态。教学中,老师们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紧密联系生活,关注社会现象,采用多样的体验方式促进学习的真正发生,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参与听课的培训教师受益匪浅。
《我和我的家》柏溪小学 刘利
开课伊始,刘利播放婴儿啼哭声音频并深情讲述小生命降临人间的情境,随后通过采访小故事,聊家人 ,找“影子”,“幸福”喊出来四个课堂活动带领孩子们认识自己及家人,刘利还通过玩游戏,唱儿歌,情境表演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萌发对家人的敬爱之情。整节课其乐融融,孩子们十分兴奋,主动参与。在活动中,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圆满达成 。
《小水滴的诉说》柏溪小学 黄焱
课堂以播放小水滴声音,形象引入,通过我很珍贵——我遭遇了不幸——快来帮帮我吧,三个活动串联课堂,黄焱通过讲述形象生动的故事,让生与生之间,生与师之间进行情境对话,并引入“海绵城市”,教会学生如何创造性的用水,最后还让学生亲自实验,直观感受节水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水的珍贵和来之不易,掌握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
专家引领,指明方向
课堂展示后,柏溪小学校校长吴楷斌作了《提升学生品德素养,引领导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吴楷斌从遵循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理解教材特点,把握教学方向,聚焦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引领新型教学,构建阳光课堂,探索多元融合,提升育人效果四方面展开论述,从教材编者的高度指出生活是课程的核心,教学生过好自己的生活与人生,成为好人是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鼓励老师们通过活动领悟、向生活学习、榜样学习、批判反思等教学方式落实课程的核心素养。
吴楷斌还就学校的省级课题成果《小学生德育活动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进行了汇报交流。他从研究动因,理论依据,研究脉络,研究成果以及该成果在学校德育常规工作中的有效运用进行讲解,向与会的同仁们介绍了学校许多切实可行的做法,受到了参会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吴楷斌的讲座环环相扣,掷地有声,让每一位老师对道法课程的教学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提高了站位、拓展了视野、增进了理解,转变了教师理念。
专题研讨,思维碰撞
老师们从立足真教学,聚焦真问题,各抒己见,发表听课感想。大家充分肯定了上课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授课表现,纷纷表示自己获益良多。
校方表示,通过此次培训活动,愿每一位老师都能将学习感悟化为思考,思考化为行动,做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朴素道德的践行者、现代观念的执行者,共赴教育的星辰大海。
柏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