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勤劳睿智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独有的民族精神标识,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底蕴与基石。漫看指尖的技艺,打开岁月的记忆,坚定文化自信,践行固本培根,近日,宜宾市青年街幼儿园青传书房第22期读书学习活动“指尖的技艺,岁月的记忆”在幼儿园创艺坊举行。
指尖的技艺
活动伊始,大家观看了非遗文化宣传片。从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木版年画”到现代文化遗产“嘻多猴”“豫游记”,影片讲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史以及保护传承的重要性,进一步使学员们明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身份体现,更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标识,非遗的火炬传递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赓续与传承。
指尖的柔情
一篇作品便是一处风景,一幅刺绣便是一方文化,青传学员童媛媛借助一幅幅精美的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绣图,向书房学员们讲述了刺绣的文化差异和独特的表现技艺。中国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艺术品种,也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的璀璨明珠,青传学员虞晓琴从发展历史、制作步骤、流派及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向书房学员们介绍了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皮影戏。学员们纷纷感叹指尖一颗小小的绣花针,一把微不足道的刻刀,却绣出了万里山河柔情,刻出了千年日月时光。
指尖的传承
非遗文化,只有在传与承,承与用之间才能保持持续的温度。书房学员们分成了三组,分别体验了针织、刺绣、戳戳绣活动。在退休教师朱葆玉耐心细致的讲解指导下针织组拿起了棒针、勾针,尝试了编织的奇妙和快乐。刺绣组在老师曾薛燕的带领下感受了严谨且细腻的针法。戳戳绣组在老师倪二萍的带领下感受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的巧妙结合。传承薪火,传递温度,青传书房从未忘记时代进步赋予老师们的历史责任感。
指尖的书籍
“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朋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兴,或曲水流觞, 或说些因果报应,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秀,听鸟语花香,或弄笙簧。”
本期读书学习的荐书人、青年街幼儿园园长秦丽菲为大家推荐了沈复的《浮生六记》,希望书房学员能从清新率真、无雕琢藻饰痕迹的文字里,去感受心灵的自由,探索艺术的美好。她告诉大家,“心灵的自由才是世间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安乐自得的源头”,无论身处何境,都要保持高雅的情趣、营造高雅的格调,要追求美好的每一时,美好的每一处,美好的每一个自己。
青年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