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日常教研,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提升教学内涵。对标《评估指南》关键指标,聚焦健康领域体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近期,宜宾市鲁家园幼儿园学前教育集团组织教师们开展了每年一主题的常态化领域教学赛课活动。
此次活动始于2021年12月,分为前期准备、初赛和决赛三个阶段,随着2022年4月7日决赛在鲁家园幼儿园中心园的举行,活动顺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共历时3个月。经初赛选拔,决赛共有7名选手参赛,并邀请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学前综合室主任孔繁荫、教研员廖廷萱,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书记钟永强、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曹霜、研究员赵丹林一行担任活动评委。
基于儿童立场,聚焦核心经验
《评估指南》中指出“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注重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坚持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理解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学习方式,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幼儿的优势和长处,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健康领域需要幼儿掌握的核心经验是什么?不同年龄段幼儿有何差别?如何避免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分强调技能的现象,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如何关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运动安全和卫生?
赛课前期,围绕健康领域体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中教师存在的疑惑,聚焦领域教学的知识,鲁幼集团组织教师们阅读《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通过对书籍、文件的阅读和学习,教师们逐渐明晰健康领域教学的知识和核心经验要点,并形成自己不同的认识。年轻教师杨晓媛说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都应该切实做好热身和放松活动,只有体现对儿童的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尊重,才是对幼儿运动安全的最大关注”,成长期教师陈媛说到:“在以后的教学中,除了关注发展身体素质以外,我们可能也要注重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让基于儿童的立场建立在掌握领域教学知识的基础之上,让《评估指南》精神显现在教育教学的实处。
关注师幼互动,强调过程质量
《评估指南》中指出“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通过开放式提问、推测、讨论等方式,支持和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拓展提升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经验”。
决赛现场,7位老师展示了7节高质量的教学活动。老师王璐的《一起去找小金鱼》,带着婴班萌宝一起尝试朝固定方向侧滚翻,在玩玩乐乐中激发宝宝运动兴趣;老师何潞潞的《厨师做饼》给予了大班孩子大胆尝试、自主体验的空间,让他们在运饼、烤饼、翻饼、送饼的游戏中提高对轮胎的操控能力,发展上肢力量、耐力及身体协调性;老师陈媛的《烤披萨》让小班幼儿充分体验圆垫的多种玩法,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发展基本动作,提升身体素质;老师范菲菲的《打地鼠》层层递进,将老游戏玩出新花样。
活动中,老师有效提问、积极回应、关注个体、及时调整,通过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保障教学过程质量,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让孩子获得有质量的发展的同时也收获快乐。“何老师,我下次还想参加你的活动,太好玩了。”大三班幼儿在参加了《厨师做饼》活动后这样给老师说到。
而观摩的教师边看边研讨,观察、学习并对照自身行为,在不断的反思中提升自己教学的师幼互动质量,促使教师真正将《评估指南》精神内化为具体的行为。
强化科学评估,坚持以评促建
《评估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建立常态化的自我评估机制,促进教职工主动参与,通过集体诊断,反思自身教育行为,提出改进措施。”“充分发挥评估的引导、诊断、改进和激励功能,注重过程性、发展性评估,引导办好每一所幼儿园,促进幼儿园安全优质发展”。
鲁幼集团健康领域体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评比活动初赛聚焦班级,各园点制定科学的评价量表,组织教师进行集中观摩和集体研讨,强调自评,既是为了评价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更为了在观摩研讨中促使教师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决赛环节,孔繁荫从听、看、记、思四个方面引领老师们有质量地看课评课,针对体育活动的选材、目标制定、环节设计、师幼关系等要点结合7节活动进行了逐一点评,让老师们明晰了健康领域的核心要素。
钟永强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小结,表示感受到了鲁幼集团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并对7位教师表示肯定和祝贺,期望大家能够更好地将《指南》与幼儿实际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指南》要求与幼儿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指导与幼儿自主之间的关系。
活动借助外部评估的作用,发挥评估的导向、激励作用,不断完善自我评估,改进保育教育质量。真是“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参加活动观摩的教师发出由衷的感叹。
园方表示,走在以儿童为本的高质量发展的前行道路上,此次赛课活动只是鲁幼人落实《评估指南》的一个缩影。“我们将继续立足日常教研,强化自我评估,将《评估指南》精神落实到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中,为提升保教质量努力,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努力”,宜宾市鲁家园幼儿园教育集团龙头园园长陈彬立下坚实的承诺。
鲁家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