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人间最美四月天 研学之旅开新篇——南城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课程走进李庄古镇

来源:南城小学  作者:陈婷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04-24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民国诗人林徽因一首天籁之作深深影响着莘莘学子。为了找寻四月那人间最美的春光,4月22日,江安县南城小学三年级三班首次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走进诗人林徽因曾经生活过的李庄古镇,一同去探寻李庄古镇,重拾抗战记忆,开启一段难忘的心灵之旅。j5S四川教育在线

j5S四川教育在线

j5S四川教育在线

满载着孩子们的大巴缓缓驶入李庄古镇,在老师和工作人员带领下,孩子们欢快地来到李庄同济广场集合整队并举行了开营仪式。随后,孩子们又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家祠,聆听了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李济、傅斯年等抗战文化名人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同学们也在此了解到抗战时期的艰辛,感受着中国文化名人克服生活清苦困境,认真教学、发奋研究学术的精神。“国难不废研求,六载清苦成巨制;室陋也蕴才情,百年佳话系大师。”在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同学们一边聆听着解说员的精彩解说,一边欣赏着一件件展品,脑海中仿佛浮现出当年梁思成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花费6年时间奋笔疾书,编著鸿篇巨制《中国建筑史》的场景。j5S四川教育在线

j5S四川教育在线

j5S四川教育在线

走进同济大学旧址——东岳庙,孩子们聆听了同济大学在李庄的办学经历和名人轶事,探寻了抗战文化历史遗迹,感受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短短十六字的电文,让南小学子感受到宜宾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博大胸襟,在深入了解家乡历史的同时,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精神代代传承。j5S四川教育在线

“哇!好大块的李庄白肉啊!”“老师,和我们坐一桌嘛。”虽已饱食精神食粮,但看到久负盛名的李庄美食“一花二黄三白”一盘盘端上桌面,孩子们依然兴奋不已,风卷残云、边吃边赞,“香、真香。”美食让孩子们的味蕾得到满足和享受,为此次研学旅行又增添了一份味觉印象。j5S四川教育在线

午饭过后,孩子们又一同徒步李庄,感受李庄文化。走在石板小街羊街上,孩子们领略了明清代建筑风格,似乎穿越回到了明清时代,身边走过的是淳朴又智慧的李庄人;站在刘家院门前,一副对联:“含和履中驾福乘喜,培兰种桂干国栋家。”一块匾额:“允光太乙”深深的吸引着大家,在导游的解说下,孩子们才恍然大悟:右边上的对联是教导家族的各代人应有怎样的做人态度。左边的对联是说以后家族中的人对自己的后代在培养中要像培育兰花和桂花一样细心的培育,这样后代才能成为国家之栋梁。横批上的“允光太乙”是出于一则神话故事。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不觉时间流逝。j5S四川教育在线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是张孝骞的从医感悟体验,是对生命的敬重。在祖师殿(同济大学医学院旧址),孩子们更深刻领悟到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先生们不畏劳苦,即使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仍坚持医学研究,义务为当地老百姓治病解惑。大医们身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的高尚医德深深震撼和感动着孩子们。j5S四川教育在线

j5S四川教育在线

j5S四川教育在线

“孩子们,中午的白糕好吃吗?”“好吃。”“那你们想不想学习体验一下白糕制作的过程呢?”“想。”在白糕师傅一边演示一边详细介绍制作原料和制作工艺之后,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动起手来,选料、搅拌、脱模、包装,体验着学习、动手、团队协作带来的快乐,欢声笑语在院子四周回响。j5S四川教育在线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一眨眼,此次研学活动就已接近尾声,孩子们沐浴着落日的余晖,踏上了返程之旅。“一次研学,无穷收获。”校方表示,相信孩子们通过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去学习、去聆听、去感受,一定会从小树立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加深人文积淀,倍加珍惜学习机会,争做有为青少年。j5S四川教育在线

南城小学
责任编辑:管理员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