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阶段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要求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更要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学习。阅读能帮助同学们开启心智,增长见识,丰富思想。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要打破常规的课堂阅读教学的模式,注重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和锻炼。
近日,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自贡市汇南实验小学举办“新课标”背景下义务教育思辨阅读教学研讨活动。宜宾市南溪区前进小学语文老师在副校长何琼的带领下参与了线下培训活动。
上午老师们听取了上海市特级教师余党绪带来的《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和成都市沙堰小学特级教师李国惊带来的《读写中的“思”》专题讲座。专家们着重强调原生态阅读是基础,批判性阅读是核心,转化性阅读是落地。整本书阅读指向删繁就简,要而不烦,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来落地。
下午老师们认真聆听了三堂课例展示。三位上课老师从主题确立——课堂思辨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完整地展示了思辨性阅读课。随后何琼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对这三堂课成功处表示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要求,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前对整本书的内涵,表现手法、艺术等方面的理解要深入,再抓住主要内容确立母题,正确地引导学生走进整本书阅读。课堂上要有任务驱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最终形成自己观点和立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质疑、思考、明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学习后,老师们进行了充分地交流,表示此次学习很扎实,储量大,并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目标。在今后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要发扬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在阅读实践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实时参与辨析,有条理的表达。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前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