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早操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它既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也能调节幼儿情绪、培养幼儿交往能力。为调动幼儿参与早操活动的主动性,提升早操活动质量,近日,高县来复镇幼儿园开展了早操现场观摩研讨活动。
老师们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结合幼儿园户外场地实际情况,老师们将早操环节设计、音乐选择、器械调整等进行了前期研讨,结合幼儿各年龄阶段动作发展要点,进行了现场展示与研讨。
展示时刻
老师们根据早操的情境性、游戏性、有效性,聚焦幼儿与器械之间的互动性等问题进行研讨。探索让早操“玩”起来,让游戏“动”起来的有效途径,创编出适宜幼儿的早操。
小班哑铃操,乐趣多多,通过器械操提高孩子们的合作交往能力,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反应力,更重要的是让幼儿与同伴的关系更加亲密。
中班器械操,体现了呼拉圈的一物多玩,让幼儿通过单双脚跳、钻、爬、跑、跳等动作,发展幼儿身体灵活性与协调性,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萌发合作意识。
大班组结合幼儿年龄段肢体动作发展需要,在编排上融入了绕、跑、钻、爬等大肌肉动作,充分体现了大班幼儿早操的多变、协同等特点,让幼儿动在其中、乐在其中、练在其中、团结在其中,从而培养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研讨时刻
观摩结束后,教师们进行头脑风暴,结合《指南》健康领域幼儿发展目标,围绕“开展早操的目的与作用”“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以及“早操游戏性与有效性”三个问题进行研讨,老师们积极讨论、交流,大胆自信的表达了自己的理解与建议。
在讨论中,老师们提出,作为教师首先一定要精神饱满,关注全体幼儿,并与幼儿积极地进行语言与肢体的交流。其次,早操编排要科学,符合幼儿的年龄身体发展特点,形式新颖多样,队形变化有序,充分有效利用器械开展,展现器械在早操中的独有价值。在动作编排上,要关注班级间相互合作,场地资源共享等方面。
园长刘燕从音乐选取的多元性、早操内容的层次性、动作发展的全面性、游戏设计的趣味性、器械使用的适宜性等方面,引导教师们挖掘亮点、剖析问题、寻找策略。同时希望老师们在日常带操中,能注重情感的投入,身体力行,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带动孩子,将快乐早操贯穿于孩子每天的运动活动中。老师们要继续以“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方式扎实推进早操活动,不断改进,从而提高幼儿早操的质量。
园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匠心筑精品,细节见真章。此次幼儿早操现场观摩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进一步明晰早操活动的价值,体验到回归“匠心”的重要性,获得了新的成长。相信专业的来幼教师团队,也会让孩子们在早操活动中强健体魄、快乐成长。
来复镇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