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红船领航.种子计划”东西协作方案,推动同步课堂实践研究,实现优质资源有效共享,切实提高学校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近日,屏山县学苑街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在教科室主任罗萍的组织下,在专递教室参加了实小集团语文同步课堂教研活动。
活动分“教学展示”和“观点报告”两个环节有序开展。活动伊始,由张佳丽老师以《四季之美》为题进行同步教学展示。张佳丽围绕单元主题,用三个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展开《四季之美》的课堂学习:以“读”发现美、进入美;以“品”领略美、感悟美;以“练”表达美,展示美。在感悟文本内容的同时,张佳丽并未忽略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习方法的巩固:对“朦胧”“凛冽"等带有新鲜感的词语,引导学生从字形、字意上进行理解和延伸;鼓励学生用默读、批注等形式,理清本篇散文的结构,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通过勾画句子、找关键词等方法,让学生理词析段,发现文章写作的独特时空视角,体会作者观察之细微和用笔之巧妙。
张佳丽纵横贯通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真正领悟到了“四季之美”的同时,也领略到了“文字之美”。同时她对文本内容的深挖和习作方法的渗透,已为学生最后的“小练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辅以一段关于四季景致的视频,为学生提供了练笔素材,让学生有法可依,有话可写,有效地落实了“知行合一”的训练策略,顺利地实现了“读写结合”的训练目标。
在观摩了同步课堂之后,老师们又倾听了袁李红老师的“单元意识统领下的‘读写结合’训练之实践”教研观点报告。袁李红以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先分析了教材的编排体系,再分三个步骤清晰、具体地讲解了形成单元意识的过程和落实单元要素的方法:
第一步——纵横贯通,确定读写结合的训练目标。袁李红先纵向分析,指出各个单元习作都在能力目标上体现了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设计思路,要求把习作能力目标细化成若干个能力训练点;再横向分析,指出单元下的每个板块的语文要素,都分散到篇章页、课文、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习作等方方面面。因此,老师们需纵横贯通,确定读写结合的训练目标,才能凸显课堂的大容量、高效率,才能切实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
第二步——三位一体,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内容。袁李红基于单元统领下的读写一体教学,指出教师必须做到三位一体的整合。首先,整合课文内涵,挖掘训练内容。教师根据本单元课文特点,凭借教材案例,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其次,整合语文园地,分解训练内容。教师在教学时,需把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或“词句段运用”所体现的要素分解到课文中去,坚持一课一得,精准把握训练点。最后,整合单元习作,再次强化训练内容。
第三步——知行合一,落实读写结合的训练策略。首先,读文悟意,感受阅读课文中的文体归属,抓住这不同之处进行选材引导;其次,品词赏句,把文本语言输人大脑,形成语言积累,以备随时提取运用;最后,理篇析段,知脉络习谋篇,把阅读中习得的表达方法落实到习作中去。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本次活动,实小集团把课堂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再一次向老师们展示了实小集团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教法,使学校全体语文教师不仅直观高效地学习了“读写结合”的训练方法,还对教材所构建的“读写交互”的编排体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新课标中所强调的单元整合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进一步意识到了在单元意识下进行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老师们纷纷表示,教研只有不停步,教学方能向前行。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向实小学习,以“红船”领航,在教研之路上高歌猛进。
学苑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