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南溪区刘小兰名校(园)长工作室成员赴北京交流学习

来源:宜宾市南溪区刘小兰名校(园)长工作室  作者:通讯员 陈代容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11-10

为深入探索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路径,提升学校治理能力与育人水平,南溪区刘小兰名校(园)长工作室成员于近期赴北京市多所知名小学开展深度学习。通过实地参观、观摩课堂、听取专题报告、开展主题交流,聚焦党组织建设、课程改革、教师发展、家校社协同、绿色教育生态中的课堂实践等关键议题,收获丰硕,启发深远。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图片1.jpg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本次走进名校学习涵盖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等多所教育优质校,包括垂杨柳中心小学(党组织引领协同育人)、芳草地国际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建构)、丰台第五小学(“幸福领跑”党建品牌)、翠微小学(绿色教育生态中的课堂实践)、人大附小(1+5立体化研修体系)、中关村一小西二旗分校(课程课堂与教师成长)、中关村二小(优质课堂教学展示)。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本次学习聚焦于北京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各校在集团化办学、内涵式发展方面展现了高度的成熟度。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党建铸魂:从“政治引领”到“治理效能”的系统转化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各校均将党建工作视为学校发展的“根”与“魂”,绝非停留在表面文章。垂杨柳中心小学的“光领共育”品牌,通过“一体五共”机制,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直接转化为化解家校矛盾、凝聚育人合力的治理效能。丰台五小的“幸福领跑”品牌,则深度嫁接其办学七十余年的“幸福教育”文化基因,使党建与每一位师生的“拼搏向上、追求卓越”精神状态融为一体,实现了“党建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这启示大家,高质量的党建必须与学校文化、中心工作和师生发展需求深度融合,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真正成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图片2.jpg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课程育人:从“知识供给”到“素养培育”的体系重构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各校在课程建设上已普遍超越了简单的“开齐开足”层面,进入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系统化重构阶段。芳草地国际学校以“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为总目标,构建了“基础+拓展+发展”三层次和“价值与社会、文化与语言”等六大领域的“芳草课程”体系,体现了课程的全面性与层次性。中关村一小西二旗分校的“一核五域三层”结构,以及翠微小学围绕“你好,暑夏!”等主题开展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共同指向了从“教知识”到“育素养”的转变。其核心启示在于,课程建设必须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通过贴近学生生活、连接真实世界的课程内容与实施方式,将素养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学习环节中。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图片3.jpg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教师赋能:从“个体优秀”到“集团共进”的生态营造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面对集团化办学教师队伍层次不齐的普遍挑战,北京学校提供了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案。人大附小的“1+5立体化研修体系”尤为突出,它通过“组织结构、研修模式、实施过程、研修内容、成果分享”五个立体化维度,打通了集团内各校区、各学科、各层级教师之间的壁垒,形成了“上下联动、纵横贯通”的教师发展共同体。这深刻启示成员们,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从零散的培训转向系统的生态营造,通过机制创新(如跨校区教研、课题引领、双师课堂)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和专业自觉,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最终实现集团内部的优质均衡。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协同共育:从“家校合作”到“社会融合”的格局开拓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各校普遍将协同育人视为现代学校治理的关键一环,并进行了制度化、课程化的探索。垂杨柳中心小学系统构建了“劳动体验教联体”“艺术浸润教联体”等多种形式的“校+家+X”协同机制,将高校、博物馆、剧院、企业等社会资源转化为稳定的育人力量。中关村一小的“教育合伙人”制度和“智学堂”社区课程,则巧妙地将家长资源和社区需求融入学校教育的肌理。这告诉大家,新时代的育人工作必须打破学校围墙,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专业的架构,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构建起“全社会都是育人主体”的大教育生态。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技术融合与课堂生态:从“工具应用”到“理念重塑”的深度变革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各校在积极应用AI、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同时,普遍保持了理性的教育审视。翠微小学“绿色教育生态中的课堂实践”,强调营造“有困惑的底色、有发声的彩色、有生发的亮色、有获得的成色”的课堂文化,其本质是构建一种尊重生命、激发活力、促进自觉的教学生态。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反思与展望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本次学习不仅拓宽了工作室成员的教育视野,更深化了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解。各校在党建引领、课程建构、教师发展、协同育人等方面的系统实践,为老师们提供了可借鉴的“北京样本”。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图片4.jpg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下一步,工作室成员将结合本校实际,推动以下工作: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校本路径;构建素养导向、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师发展与评价赋能的育人机制;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落地,营造良好教育生态。(通讯员 陈代容)cio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南溪区刘小兰名校(园)长工作室成员,北京,交流学习
责任编辑:祝佳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