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以月之圆喻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的重要时刻。近日,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举行“传统节日课程”活动。
在党支部书记、校长牟正香的带领下,“传统节日课程”由分管德育副校长李玲牵头规划,并带领德育处具体实施。
课程由“八个一”组成:即一诗、一歌、一画,一创,一演,一影,一节,一文,主题内容结合了各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推动学中“忆”、“忆”中学,切实增强全体师生对“中秋”传统节日的认识,体会传统文化丰富内涵。
一诗
各班级以晨诵、午读开启诗歌的朗诵,诗词歌赋观于眼、入于心、发于声,孩子们脸上纷纷洋溢着“明月几时有”的豁达以及“把酒问青天”的豪迈。
一歌
音乐课上,师生们唱响《明月几时有》《月光中秋歌》,用动听的歌声抒发对“花好月圆”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一创
孩子们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用手中的画笔将心中的“中秋节”勾勒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画作,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一画)。孩子们围绕“月儿圆圆话中秋”主题,用灵巧的小手,剪裁出形式多样的“中秋节”剪纸艺术作品,DIY独具个性的中秋月饼。
一演
孩子们站在国旗下,面对全校师生,用精心编排的两个节目《译中秋·中国节》《圆月遂梦—跟着大师游天宫》,极具创意地演绎了新时代祖国花朵对“中秋节”的新理解、新认识、新感受,展现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一影
五年级的同学们通过观看中秋题材电影和老师讲解,详细了解了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孩子们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感悟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
一节
各班以开展专题班会为节日课程形式,精心制作“中秋节”ppt,讲述“中秋”的由来、意义和文化内涵,在孩子们心中厚植传统节日的文化基础。
一文
孩子们将对“中秋节”的理解和认识融入到自己的所写文章中,主动学习“中秋节”文化、主动理解“中秋节”内涵、主动思考“中秋节”的传承和发展。
在此次节日课程中,学校大力倡导全校师生挖掘和弘扬中秋节团圆文化和时代意义,增强学生敬老孝亲、感恩父母的美德,促使学生们用心用情用力做一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少年传承者。
叙府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