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温度无处不在。以校园文化育人,好比冬天最适合又耐用的小火炉。
——题记
这一天,是距今冬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星期一。
早上,大雾笼罩,寒风刺骨。路旁一些莫名的野花,在风中瑟瑟发抖地开着。
到了学校,第一件事情,是到教务处门口打卡。人脸识别后,看看时间,离朝会升旗仪式还有十来分钟。于是,我决定到四处转转,体验一下校园晨间的律动。
雾浓风冷的校园,一切井然有序,生气勃勃。
教学大楼灯火通明,书声琅琅。办公室中,老师们精心准备着上课资料;教室里,同学们热烈地晨读诗词。楼下花园内,清洁工在仔细清扫落叶。操场旗台上,国旗护卫班同学们已严阵以待。少年宫底楼门口,校长正在与拄着拐杖的体育老师亲切交谈,他前几天上课打篮球时摔伤了膝盖,出了医院,便进学校上班。
刚要下操场时,学校广播站传来德育主任的口令——“今天由于天气原因,从安全考虑出发,全校朝会升旗仪式改在室内举行,请各班班主任组织好班上纪律。”
我不是班主任,此时闲着也是闲着,何不继续转悠一会儿呢?
校门外隐约的哭声
到校门口,寒风吹得更大了,我裹紧了大衣。
学校坐落在雄伟壮观的观斗山下,校门口与大山隔着一条小溪流。当初建校时,设计者们为了让校园不输于观斗山的恢宏气势,特别在校门口建造了二十二层台阶,每一层台阶大约八公分高。每一天,近二千名师生都要上上下下这些台阶,去向各自的梦想“打卡”:
教书育人,巍巍然方正立吾身;做学成事,漾漾乎智仁似玉水。
此刻,台阶中央,保安们在维护着学生们进门秩序,几个学生正拾级而上进入校园。止步于台阶下的家长们,有的目送,有的挥手,有的叮嘱,有的迅速驾车离开。
“呜呜,呜呜呜…… ……”
突然,不远处传来一阵小孩子的哭声,哭得一声紧似一声。
耶!是谁在哭泣呢?
我迅速环视了四周,校门口台阶上上下下的人群中,并没有发现谁在哭呀!
难道是我听错了吗?我继续寻声而去。
站在第四层台阶上仔细聆听,哭声好像来自校门前的马路边上。那里停靠着一辆白色小车和小货车。车们外面,是长长的小溪流。
他独自站在风中哭泣
我循声而走,下完台阶,过了马路,绕过小货车车尾,发现一个小男孩站在两车头尾之间,不住地哭泣。
他大约八九岁,背着一个大书包,上身穿着一件深蓝色太空棉防寒外套,拉链是全部敞开的,里面只穿着一件薄薄的圆领体恤衫。他满脸是泪,嘴唇发青,像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小孩。此刻,他孤孤单单地立在寒风中哭泣着,非常伤心的样子。
我走到他的跟前,关切地问:“嗨,小同学,为什么哭呀?”
“呜呜……呜呜呜……”
他不理睬我,哭得更伤心了!
“我是这学校里的老师。你认识吗?”他点点头表示认识。
“那我可不可以知道,你为什么在这儿哭,为什么还不进校门呢?”我一边询问,一边思索着,怎样和一位陌生的哭泣的小孩子进行正常而友善的对话?
脑海里,闪出一则难忘新闻——一位经验丰富的110接线女警察,在电话里巧妙地劝服了一个在公园林子里哭泣着说要轻生的高中女生。
我想:对,向聪明负责的警察同志学习啊。我首先应该转移他的注意力以止哭,平复他的心情,然后才能打开他的心扉而解决问题。
见他不说话,我便试着激将他道:
“孩子,男子汉大丈夫轻易不会哭,有话好好说。”
他还是哭,眼泪就像断线的珠子,直往下掉。
以升旗仪式育人
在我思忖下一句话该怎么说才恰当时,校园广播传来升国旗的口令。
我抓住时机引导他说:“你赶快不要哭了吧!平时我们学校升国旗的时候,大家的精神面貌都必须严肃庄重,面向国旗行注目礼,对吧?”
说来也怪,他马上止住了哭声,转身面向国旗方向,举手行注目礼。
升旗仪式过后,他忍不住又哭起来了,只是声音小了一些。
我惊喜地发现,据他刚才的表现,看来孺子可教也。因为他既然懂得要对国旗尊重,无论多么不开心,升旗仪式的时候,都得振作好仪容和心境,那么,他还是明理的。
“怎么没有看见你家长呢?是你自己来上学的吗?”在他这个年纪,好多孩子都是由家长接送的。
他低着头嘤嘤嗡嗡地说着。不过,我连一句话也没有听清楚意思。
“同学,不好意思,你刚才说的话我没有听明白。与人面对面说话时,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眼睛要注视着对方,这是我们学校提倡的文明对话礼仪。”
我只好打断了他的话,循循善诱道,“你看,我现在不是在看着你的眼睛说话吗?再说,你是小男子汉,哭鼻子的样子不好看哦!”
他似乎听进去了我的意见,渐渐止住了哭声。
赞扬他的闪光点
见状,我一边摸纸巾一边要求他:“把哭花的脸庞擦一下吧!你有纸巾吗?”
我摸遍全身,没有一张纸。他从衣服口袋里掏出来一张纸巾,擦干了满脸的泪痕。
“你叫什么名字?读几年级?是自己来上学的吗?家住哪里?”我抛出了一连串疑问。
“我叫小伟,读三年级,家住三江厂,今天早上一个人来的。”他的回答,我已听得清楚了。
“你能够一个人来上下学,很勇敢嘛。”我及时表扬了他的闪光点,“那你现在都到校门口了,为什么不进学校呢?”
“今天早晨起来肚子疼,头晕。今天早晨要考试,我怕坚持不下去。”他终于说出来他的“难言之哭”。
“肚子哪里疼,你指给我看一下!现在疼得厉害吗?”我想确认一下他是否在说谎。
“这里疼!”他指着腹部中央。看他此时的情形,我估计问题不大。
“现在是上学还是回家看病,你有点矛盾纠结,对吧?”找到了他哭泣的原因,问题便向着光明前行。
“嗯嗯。”他连连点头。
“那你到底想不想读书呢?”我想让他明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不要忘了读书,读书是学生的第一要务。
他干脆利落道:
“想读书!”
“你先把衣服扣好。大冬天的,如果外套不扣的话,寒气会钻进你的肚子里,引起肚子疼。”我帮他整理了一下衣领说,"马上把外套扣起来吧。"他顺从地拉上外套的拉链。
以校训内涵化人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亲切地说:
“你看,现在的你多精神啊!那你现在觉得应该如何选择呢?今天上学还是不想上学?你自己做决定,因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他面露难色,默不作声。
我指了指着校门内的教学大楼,继续做思想工作说:“你能够背诵我们学校的校训吗?”
“我是这期才转学来的,还不知道。”他有些难为情道。
我指着校门内第一栋教学楼,示意他看墙壁上的校训:
“你看立志教学楼上,就镌刻着我们学校的校训——方正立身,智仁似水。这八个字就是教育我们,任何时候做人做事与言语行为都要坚强,方方正正立身做事,要有仁爱心、善良心,有聪明才智,能够独立思考,它们应该像长江水一样川流不息。”
他一边抬头望向立志楼上,一边跟着我连读了三遍校训:
“方正立身,智仁似水。”
“你现在是这里的学生,就应该做这样方正立身,智仁似水的学生。”我想这是渗透学校文化的恰当时机吧。
“比如,你面对困难时,学会冷静,平复心情,用智慧去思考有什么解决办法?如果想出来了,就按照办法去做。想不出办法,要学会求助他人。在学校找班主任或者其他老师,在家里给大人说,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办法总是有的。”我不厌其烦地说了一大堆道理。他不一定全听明白了,全记住了,只要有一点触动,便是极好的。
他一边听,一边“嗯嗯,嗯嗯”回应着。
“那你现在决定,今天上学还是不上学呢?”我问道。
“今天我肚子疼,暂时不想上学。”他小声地回答道,似乎没有底气。
以学校常规诲人
“那你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我不想替他做选择。
他犹豫不决,可能是因为害怕迟到了而不敢见老师吧?
“你有了第一个选择,嗯,不错。说明你有独立思考和做出决定的主见。你因为肚子疼头晕,暂时不去读书是对的决定,因为健康和安全是学习的前提。”我首先肯定了他的想法。
他得到肯定后,脸上多了些自信,但还是站在原地不动。
“那你觉得,应不应该先进校门给班主任说明请假理由呢?有事不上学,应该先给班主任请假,这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人人都必须遵守。”
我继续启发他说道,“你刚才说的情况是真实的,老师会答应你的,然后联系你的家人来接你回去看医生。如果吃了药好点以后,又继续来上学,这样做才 对吧?”
我看出他的小心思:现在进教室已经迟到了,怕被老师责罚。
“对!应该先请假,再去看医生。”听了我详细的分析后,他坚定地说。
我的语气充满期待:“现在是你自己进学校,还是我送你找班主任呢?”
“我自己进学校吧。”他的回答令我欣慰。
目送他背影融入校园
正在这个时候,他外套口袋里的电子表(带通话功能)响了。
听他的应答,应该是他父亲打来的。
我接过“手机”通话,自我介绍以后,简要介绍了他儿子此时的情况,让他别担心。
他父亲感动地说,班主任宋庆刚刚打来电话说,开始正式上课了,还没有看到他,让他赶快进教室,老师不会责怪他的。
我把“手机”还给他,望着学校大门,鼓励他道:
“班主任正在教室里等你哩!是你自己进教室,还是我陪你一起进去呢?”
他响亮地回答道:“老师,我自己进去吧!”
“好吧!你真勇敢,进去吧!”我朝他数起了大拇指。
我本想送他进学校,但转而一想,此刻,他已有勇气独立走自己的路,我又何必执意“扶持”呢?
他终于露出了笑容,认真地说:“谢谢老师!”深深鞠一躬,转身走向学校大门。
我站在原地,目送他一步一步地登上校门口高高的台阶,直到他踏上最后一层台阶,进入校门,背影融入到校园中……
他进入校园后,校门口的台阶上空无一人,而校园中讲课声、读书声更响亮了。
我看看时间,不知不觉,近半个小时过去,寒雾已散得差不多了。太阳公公钻出浓雾,向大地“打卡”,向万物撒播它仁慈的光辉。
在阳光沐浴下,路旁边的野花儿,露出了可爱的笑脸。不知怎地,我的耳边却响起了苏芮非常深情而经典的歌声:
“小小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是否朋友都已经离去,留下了带不走的孤独?漂亮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是否弄脏了美丽的衣服,却找不到别人倾诉?……”
但愿每一朵野花,每一个小孩,每一天都不孤独、哭泣;不开心的时候,都可以找到别人倾诉,然后绽放美丽的笑脸。
方水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