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堂教师教有所获、学生学有所得的语文课必定是教学内容与形式共同作用的、相得益彰的课。以《雨巷》为范例,来呈现内容与形式共生的诗歌鉴赏课,以期为诗歌教学抛砖引玉。
关键词: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共生共长
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密不可分的两个维度,一堂好课必定是二者都发挥到极致的课。
每次在教学《雨巷》时,总觉得很经典,却在教学之后又觉得味道欠缺。此次,我从抓意象入手,很好地破解了味短之恨。
上课伊始,我与同学们共同倾听《雨巷》的视频朗读,那江南雨巷唯美的画面,那节奏舒缓、音调和谐的朗读,激发了同学们一定的情感共鸣。继而我与同学们随着背景音乐自由朗读,真正做到读通读顺文本,争取能读出自我对文本感悟的情感。
在学生们一番酣畅淋漓的朗读之后,我便发问:诗中哪些意象引起了你的注意?学生们的思维活跃开了: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篱墙……一个个意象脱口而出。我顺势追问:在这些意象中,有一个意象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我”,学生们大声回答到。那么“我”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你用一段话进行描绘(150字左右)。同学们奋笔疾书,3、4分钟后,他们在组内开始进行交流,气氛热烈。
开始汇报了,学生们跃跃欲试……
听,同学甲的回答:“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果然,姑娘真的出现了,远远的来了,来了,我们慢慢地靠近,靠近,相遇的刹那,我分明看到了姑娘太息般的眼光……
再听,同学乙的汇报:就在我们凝神、凝视的那一刻,姑娘走了,远了,走尽了颓圮的篱墙,消失在了雨巷。此刻,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只留下孤独的我和满心的惆怅……
经历了这样一番酣畅淋漓的表达,同学们由孤立的意象进入了优美的意境中,这比老师单纯地讲解意象与意境的理论概念要好得多。老师只需画龙点睛:意象不过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它可以是单个的、平面的;意境是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的,意境只是由意象衍生出来的一种艺术氛围,是意象的升华。
继而我再次追问,整个画面中最难以忘怀的是什么?相遇的刹那。“我”似乎有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为何又不对她一一诉说呢?(自然地引入了背景的介绍:小背景是当时自己经历了失恋的痛苦,诗人把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种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出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帐,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大背景是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自己感到迷惘、找不到出路。诗中的她可以是实指,也可以是虚指。有什么词语最能表现“我”当时的心情。对于“逢着、飘过”两个关键词语,学生们脱口而出,我们也自然地过渡到了对第一、七节诗歌的感悟体会,同学们对于诗歌的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也有了较深的体会。
叔本华说:“人类的苦恼,若比高尚的见解观之,则可视为是正当的,痛苦则是人生的积极元素。”这是一首含蓄的诗,课到此刻,大家的心湖上泛起了层层涟漪:丁香姑娘虽然象梦一般地飘过,凄婉迷茫,又似在雨的哀曲里消散了她的芬芳和惆怅,但她的“愁怨”“天真般的眼光”---她的忧郁,牵引了诗人的注意,安抚了诗人的心灵。只有这样一个像诗人一样忧愁的姑娘,才能更深地理解安慰诗人的忧愁。
人生之苦多于乐,欢乐轻扬短暂,在人生的浅层浮游,惟有忧愁是永久的慰籍。学生能有此种感悟足矣。
这节课,内容与形式共生,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