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疫情,我们可能都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主播”。我们一起在尝试中学习,在摸索中成长。我们常常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去做一件事情前,我们应该对这件事情有所了解,并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以此来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法。线上教学的推行,它肯定也是有一些难度的,比如说:
我们面对的学生情况,虽说学校在城区,但我们的学生主要还是来自农村,他们的家庭现状与在线学习还面临着不少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对准备不足。因疫情前期突然封路,很多学生被困在农村老家,没有网络,没有教材,没有学习用品,甚至是家里只有老人,不会操作手机等等问题,都可能阻碍线上教学的顺利推行。
2.家长问题。部分农村学生家庭没有安装宽带,如果让家长使用流量就会产生不少的费用,部分家长不愿意,造成这些家庭无法实现网络互通;另外,线上教学资源推送,家长还得安装使用各种app,他们嫌麻烦,也嫌手机内存不够而卡顿;甚至有一部分家长,你要让他放下手机游戏去陪孩子学习,他也会抵触。同时,家长的参与度也影响着“停课不停学”的顺利推进。
3.设备设施问题。大部分学生家庭在老家没有电脑,有的就算有电脑也可能没有耳麦、话筒、摄像头等网络教学和互动学习的基本设备设施;
4.平台的选择和使用,如何对家长进行操作技能培训,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与家长沟通,让教师、学生和家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推进。就像那天吴德银主任说的:这是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家校共育。
5.教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我们要优先选择免费的、权威的教学资源。我个人倒觉得微课资源最适用,因为其具有知识点指向性明确、动画呈现、短小精悍、形式灵活、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学练结合,深受学生喜欢。
6.学习内容的宽度。为了贯彻教体局提出的不教学新课的精神,我们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需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来考虑。我是这样想的:生活即学习,亲身经历就是最好的学习。正值全国上下齐心协力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除了进行复习梳理、自学指导和必要的学科课程预习外,可以和家长一起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经历,适当组织学生进行大局观、是非观、疫情防控知识、自我卫生保健、居家生活常识、保护自然环境、知恩感恩意识、敬畏担当精神、规范使用网络、自我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内容的学习,增强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必备素质。并让所有学生都理解并自觉践行:特殊时期,保护好自己,就是为社会做贡献。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教学中不断的尝试和修正。力求能在家长和孩子可配合的能力范围内,按照相关文件的精神落实线上教学,顺利推进学校课程安排。
我首先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及时准确的传达上级部门和学校的文件精神,让他们在思想上和学校保持高度一致。然后就是不厌其烦的教大家使用教学平台,对于没能及时反馈的家长,我都是亲自打电话去问的,忘了的提醒,不会的继续教。对于每个家长的学习反馈,我都及时表扬、评价,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从而主动配合。我们要让家长明白:“停课不停学”并不仅仅是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事情!家长更是责无旁贷,更应主动参与、真实监管。家长要耐住性子,陪好孩子,做好孩子网络学习的过程监管。一方面我尽量动员年轻的家长陪伴孩子学习,留守儿童我就叮嘱让哥哥姐姐带着参加学习,我们有些孩子的哥哥姐姐正在读高中或者高年级,他们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另一方面,我利用“钉钉”直播课堂可以回看的功能,灵活安排孩子们的学习。比如有的家庭可能有两三个孩子在同一时间段要上网课,我就同意他们利用回看补课。重要教学资源,我会反复在家长群和“钉钉”群里推送,提醒,以免被其他消息覆盖。
因为不能教学新课,孩子们手里也没有教材。所以我在教学时,就以微课预习和直播预习并进的方法,一方面给孩子们推送微课预习内容,另一方面通过直播互动带领孩子们去接触一些教材以外的语文元素,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交流的快乐。比如我带着孩子们赏析古诗《咏柳》时,我们在直播互动中一起去朗诵、吟唱、跳手势舞,去感受古诗韵文的魅力。透过“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引导孩子们去发现:春风这把“剪刀”除了剪出柳叶,它还剪出了什么?于是孩子们就说出了很多春天的事物,有生机勃勃的植物,也有活泼可爱的动物,有孩子跟我他说想把这些写下来,我就顺理成章的让他们自由去写。这样一来,春天的美好自然就入了孩子们的眼,入了孩子们的心。那天王静桔老师和我聊天,她问我直播都上些什么内容。我还真不好回答,我说我就上了一些书本以外的内容。这个尝试让我发现,孩子们很期待直播课,常常问着什么时候开始直播。也许这就是孩子想要的一种面对面交流方式吧!
我们线上课程设置里有一个“感受传统文化”,也就是练字的课程。我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宅家的条件,给孩子们录制了很多个适合他们的硬笔书法教学视频,我把教材中要求会写的生字按照结构进行分类,集中指导某一类结构汉字的规范书写,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每天推送一个五分钟以内的书写教学视频。我发现这种方式比我们课堂教学效果还要好,平时教学生字书写时,难免有孩子不专心,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解生字结构和书写规则,甚至没有仔细去领悟老师示范的书写动作,导致虽然老师教得很认真,可孩子们的书写还是很乱。而视频推送的好处是它可以反复播放,听清楚每一句讲解,看清楚每一个动作,孩子们甚至可以点击暂停、回放等,模仿书写。我觉得我班上孩子这段时间的书写进步很大,基本上能做到工整,一部分同学开始在工整的基础上接近美观的更高要求。
我们班还做了一个项目式学习课程:回忆往年的年味。我给孩子们提供了三个活动:一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回味过年的画面;二是了解在每个春节,国家、社会做了什么;三是了解自己家过春节的习俗。考虑到孩子们小,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比较差,我鼓励他们用照片、视频、儿童画和手抄报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于是,孩子们在翻找照片的过程中又和家人一起重温了往年过年的快乐和温馨,在照片中感受国家、社会对中国年的重视,一年年的春晚,一次次情暖春运的志愿者行动,都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在画画中感受过年的传统文化魅力,在手抄报中了解春节文化,在习俗中去感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中国年风俗。我没有分组,而是让孩子和家长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去深入了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反馈回来时,我给他们进行了分类,我知道,他们在这个活动中是获得了成长的。
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随时记录孩子们的成长。时间充裕就记详细一些,时间不充裕就记简单一些。因为在我看来,这些成长的琐碎才是孩子们不可复制的温暖回忆。我几乎每天都会给孩子们记录一下,有时候是全面记录,有时候是选择一点记录。这是我作为班主任老师给孩子们准备的一份特殊的成长礼物。
最后,我谈谈我的一些收获和思考。第一个收获就是更深刻的理解了“学无止境”,社会在发展,对教育的期待和要求在提高,作为老师要不断学习,勇于尝试新事物,才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就像最近网络非常流行的几句话“我的老师是个铁憨憨”、“网络直播课大型翻车现场”等,都道出了我们这个职业的专业性要求很高,需要不停的学习。第二个收获是要更加重视和家长的沟通,他们才是决定我们教育成功的另外百分之五十的因素。家长对老师的高度认可和信任,能促使他们的主动配合和高度配合。至于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我还需要向在座的老师们好好学习。第三个收获就是深切感受到“努力付出未必会有回报,但不付出,肯定没有回报。”现阶段的教育才刚刚从教书是老师的“单恋”进入到家校磨合的阶段,离“热恋”还有一段距离。如何去缩短这段距离?需要老师们超人的智慧和耐心。我希望,等这这场疫情过去,我们迎来的不仅仅是大自然的春暖花开和生命的春暖花开,它更是我们家校共育的春暖花开!谢谢大家!